北京联合大学软件工程专业

2019-05-16 17:03  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软件工程(北京市一流建设专业)

学历:本科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什么是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它涉及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管理、服务等方面。在现代社会中,软件应用于多个方面。典型的软件有智能控制系统、人机交互界面、办公套件、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游戏等。同时,各个行业几乎都有软件的应用,如工业、农业、银行、航空、政府部门等。这些应用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效率 。

专业介绍:

该专业是北京市一流建设专业,设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是国家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主体专业。专业深入践行机器人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提出的“科学任务带动人才培养,载体汇聚不同学科专业”的理念,面向轮式机器人、无人机及智能制造、大数据等领域应用开发,培养术德兼修、知行合一,掌握软件工程基础理论、智能软件专业知识及先进开发技术,具有较强的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外语熟练运用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创新创业精神、良好职业道德,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高素质智能软件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成为卓越软件工程师、软件行业精英人才、创业“明星”。

专业设置软件工程校级实验班,为高考一本线招生,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全校相关专业的学生进校后可参加二次选拔进入软件工程校级实验班。学生在校期间可到多所境外大学及国内211院校进行交流学习。

本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软件工程是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逻辑学及管理科学等原理,开发软件的工程。软件工程借鉴传统工程的原则、方法,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改进算法。其中,计算机科学、数学用于构建模型与算法,工程科学用于制定规范、设计模式、评估成本及确定权衡,管理科学用于计划、资源、质量、成本等管理。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哪些?

软件工程专业主要课程:

软件工程、数据结构、程序设计基础、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python基础、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数据分析与处理等,本专业还设置了围绕软件设计开发的各阶段实践训练课程等。

软件工程专业(实验班)主要课程:

机器人感知与实践;智能机器人导论(智能软件)、人工智能概论;离散数学;软件工程;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云计算;数据库系统、Python基础、软件系统分析设计与UML技术、智能交互技术、手持设备软件开发、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机器学习、数据分析与处理、机器人与机器智能、机器人系统仿真、计算机视觉、多智能体协同、高等数学(Ⅲ)等,本专业还设置了围绕智能软件设计开发的各阶段实践训练课程。

本专业的培养优势在哪里?

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理念为以科研任务带动人才培养,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英国皇家工程院牛顿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致力于培养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等国家战略需求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专业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由校内外和校企专兼职结合、软件工程一级硕士学科和软件工程专业一体化的科研教学团队构成,团队共4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李德毅、戴琼海),外籍IEEE Fellow 1名,教授/研究员11名,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6名,中级职称16名,其中专职教师共34名;教学方式方法上,专业注重实践教学,突出科学任务训练,每年暑假,软件工程专业学生都要到北汽摩、百科融创等企业进行认识实习、专业实习;专业注重国际化办学,扩大学生视野,每年专业学生可到多所境外大学及国内211 院校进行交流学习,并和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大学签有协议,定期进行交换生访学、短期学习。

本专业的就业去向和就业前景?

面向智能时代,软件工程专业立足北京,面向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毕业生就业面广泛,特别适于在大数据技术、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等新兴领域及在智能制造业领域从事软件等技术开发、产品测试等工作,就业前景良好,近年来,软件工程专业就业率100%。本专业毕业生还可以报考工科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并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本专业的人才在社会发展进步中发挥哪些作用?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近年来,全球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机器人技术为代表的科学和技术革命,正引发第四次产业变革。软件工程专业抓住全球向智能化时代转变的机遇,以《中国制造2025》、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及北京“四个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中对智能软件人才的需要为切入点,结合学校“建设首都人民满意的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培养适应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较强岗位适应能力的智能软件创新型人才。在专业设置上更加注重以高精尖技术、社会需求为导向,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科学知识、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融合,在教学方法上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社会合作上更加注重用人单位的参与。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作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创新主体”,将承担起智能机器人和智能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职责,将为国家和京津冀智能产业带来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飞速提升贡献力量。

原标题:北京联合大学软件工程专业

2021年北京联合大学软件工程专业

软件工程学历:本科学制:四年学位:工学学士(一)什么是软件工程专业?软件工程是一门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软件的学科。它涉及软件的设计、开发、测试、管理.服务等方面。在现代社会中,软件应用于多个方面。典型的软件有智能控制软件、人机交互软件、办公软件、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和游戏等。同时,各个行业几乎都有软件的应用,如工业、农业、银行、航

2022年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转专业计划及申请表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学院2022年转专业计划根据《北京联合大学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京联发[2017]38号)与校教务处转专业工作要求,结合我院教学容量具体实际,制定各专业转专业计划,各专业可接收转入学生人数如下表: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2022年转专业计划表学历层次专业名称可接收转入学生人数2020级2021级高中起点本科建筑环境与

北京联合大学软件工程专业

软件工程(北京市一流建设专业)学历:本科学制:四年学位:工学学士什么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它涉及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管理、服务等方面。在现代社会中,软件应用于多个方面。典型的软件有智能控制系统、人机交互界面、办公套件、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游戏等。同时,各个行业几乎都有软件的应用,如工业

2022年北京联合大学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方案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学校研究决定,现将2022年我校艺术类本科招生方案公告如下:1.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工艺美术、绘画专业不单独组织校考,使用各省市美术学和设计学类统考成绩。2.音乐学(师范)专业在北京招生,不单独组织校考,认可其

2022年北京联合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北京联合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招生院所专业名称类别学制研究方向初试考试科目复试101应用文理学院060100考古学学硕3年01先秦考古02汉唐宋元考古03科技考古04环境考古05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考古学通论④无考古学综合060200中国史学硕3年01中国古代史02中国近现代史03中国专门史04文

2020年北京联合大学软件工程专业

软件工程学历:本科学制:四年学位:工学学士本专业是国家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主体专业,并设有校级实验班,可到多所境外大学及国内211院校进行交流学习。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掌握软件工程基础理论、智能软件开发专业知识及先进开发技术,具有较强的软硬件开发和工程实践能力、优良的外语运用能力、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良好团队精神

2022年北京联合大学高职升本科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

招生专业考试科目1考试科目2新闻学传播学理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档案学管理学基础档案管理学学前教育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音乐学音乐理论综合音乐专业技能食品质量与安全基础化学生物化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管理学基础旅游学概论酒店管理管理学基础旅游学概论机械工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数学基础电工电子技术表演台词表演专业技能服装与服饰设

2022年北京联合大学接收推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北京联合大学2022年接收推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招生院所专业名称类别学制研究方向01先秦考古060100考古学学硕3年02汉唐宋元考古03科技考古04环境考古05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01中国古代史060200中国史学硕3年02中国近现代史03中国专门史04文化遗产01人文地理学070500地理学学硕3年02城市地理学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4旅游地理

2022年北京联合大学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方案公告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学校研究决定,现将2022年我校艺术类本科招生方案公告如下:1.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工艺美术、绘画专业不单独组织校考,使用各省市美术学和设计学类统考成绩。2.音乐学(师范)专业在北京招生,不单独组织校考,认可其

2022年北京联合大学报考指南

一、学校简介北京联合大学是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北京市属综合性大学,其前身是1978年北京市依靠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成立的36所大学分校。历经四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现已成为北京市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作为北京市属综合性大学,学校始终坚持立足北京、面向京津冀、辐射全国,放眼世界,坚持优化发展本科教育。大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