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天津师范大学本科新生入学须知国际化标准课程专业重点班新生报到

(一)国际化标准课程1.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国际化标准课程-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2018年招生简章.jpg2.学前教育(国际学前方向)国际化标准课程-学前教育(国际学前教育方向)2018年招生简章.pdf3.通信工程国际化标准课程-通信工程专业2018年招生简章.pdf4.物理学国际化标准课程-物理学专业2018年招生简章.pdf

1、国际化教育模式工商管理(韩语国际课程班)专业秉承我校国际化教育理念,采取中韩联合培养的办学模式,积极与韩国高校交流合作。我校已与韩国湖南大学深度合作并签署了国际交流协议,通过暑期课程、整学期跨国境学习等学分互认项目,学生可以充分体验国际化的教育教学环境,为赴韩继续深造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搭建更多深造机会和更优质的就业平台。 图图二:本专业学生在韩国湖南大学学习

三、教学管理与教学平台2017年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班,由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提供教学管理和后勤保障,面向选修“跨学科一级平台方法论课程”和“国际化经历”的博、硕研究生设计讲课题目,开设具有严密学术体系和优秀治学精华的课程。全部授课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内进行。

六、报名方式与录取方式㈠报名方式报名截止时间为2017年8月10日。请有意申请的研究生登录网络报名地址:http://www.(选匿名登录),下载报名表并填写。报名表电子版请寄到电邮lyb@.cn。报名表格纸本需要邮寄到北京师范大学,邮寄地址如下: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办公室(前主楼C区5035室)赖老师收邮编:100875报名信息经上报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核批准后公布。㈡录取方式正式学员录取名单将于2017年8月2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网页/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对话”网站/北京师范

五、考核方式、结业证书与其他活动安排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班的考核方法是,学员结合自己的学术训练背景,所学相关理论与方法,在听课期间参加研讨的基础上,提交毕业论文。设立研究生优秀论文奖,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全程听课、参加研讨并提交毕业论文的学员,可获得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颁发的结业证书。授课期间,组织学员参观北京师范大学数字民俗学实验室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华字库工程版刻楷体字书汉字整理项目组,促进学员在研究方法和对话成果形式上进行多元化的交流。

一、教学目的2017年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班,在2015年和2016年已成功举办两期的基础上,以“多元文本与文化主体性和现代化”为题,开展高层研究生教学。在跨文化的视野下,培养研究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尝试研究生人才培养国际化模式。

七、学费与食宿费用2017年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班,由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和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提供下列全额资助:对正式学员实行教学费用全免(含学费和教材费等),并提供北京师范大学食堂饭卡和一定额度的伙食补贴(包括饭卡费)。所有学员的交通费与住宿费自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7年7月15日附件下载2017年暑校报名表.doc

四、举办时间、招生对象与人数㈠举办时间2017年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班的举办时间为两阶段:1.全国高校研究生班(含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2017年8月31日至2017年9月11日。2.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班,面向跨学科方法论一级平台课程(同时面向其他研究生方法论一级平台课程):2017年9月12日至2017年9月21日。㈡招生对象与人数2017年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班,面向攻读民俗学(含民间文艺学)、传统语言文字学、东方文学、比较文学、文艺学、艺术学、社会学和科技史学等专业,以及其他与跨文化研究有关的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和在读二年级以上的硕士研究生招生

二、国际化教育特色、中外师资团队与教学方法2017年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班,继续聘请中外一流专家学者开设专业课,介绍国际学术前沿发展动态和新研究成果,将权威性的理论课程教学与中外一流学者“对话”风格的实际讲座相结合,培养已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国际对话能力,为促进中国与世界多元文化共荣,适应世界优秀文明的高端对话,打好专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