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种质资源 1.种质资源的概念,包括的类型。 2.举例说明种质资源在育种上的重要性。 3.瓦维洛夫的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主要内容。 4.根据瓦维洛夫的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原生中心和次生中心的划分及特征。 5.理解“为了很好地保存和利用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丰富和充实育种工作和生物学研究的物质基础,种质资源工作的首要环节和迫切任务是广泛发掘和收集种质资源并很好地予以保存”。

(三)矿藏资源分布与控制因素考试内容1.矿藏及其类型2.矿藏区带分布特征3.沉积盆地及其类型4.几种重要的含油气盆地5.我国沉积盆地的分布格局及演化6.矿藏分布特征和控制因素。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1、牛种资源国内外优良牛品种的特点、生产性能;我国牛种资源及其利用。

3、试卷内容结构固体矿、流体矿的成因等约40分油气形成与成藏约60分矿藏资源分布与控制因素约30分资源环境保护约20分

一、考查目标《资源与环境地质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应用学科,是阐述矿藏资源在矿床中的形成过程、产出状态及分布规律的学科,是指导矿藏勘探和开发的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矿藏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形成的基本原理和分布规律,资源的开采对环境的破坏等,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及从事固体矿藏、流体矿藏的调查和勘探、环境保护等打下坚实的地质学理论基础。

(三)草地资源管理和草地畜牧业1、草地的植物生产管理①草地的植物生产意义②草地植物生产力的测定③天然草地的特性及其植物生产的管理④饲料地的特性及其植物生产管理⑤影响草地农业系统植物生产的因素⑥提高草地植物生产水平的途径2、自然保护区管理①管理体制和部门分管状况②自然保护区法制建设③管理机构建设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3、放牧家畜的牧食行为①牧草选择性采食的指标②放牧家畜生理特征的影响③植物和群落特征的影响④后天学习技能的影响4、放牧地生产能力的评定与管理①放牧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形成②放牧生态系统生产力评价③放牧地管理④划区轮牧5、可持续放牧管理①基本概念②载

2、对剥削阶级社会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借鉴和利用①对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批判继承②对资本主义国家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批判借鉴

(二)油气形成与成藏考试内容1.岩石的孔隙性和渗透性2.碎屑岩储集层3.碳酸盐岩储集层4.盖层5.与油气运移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6.石油与天然气的初次运移7.油气的二次运移8.圈闭、油气藏、闭合度的概念9.油气成藏要素、油气藏富集条件、生储盖组合的评价10.圈闭的有效性、油气差异聚集原理11.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12.构造圈闭和油气藏的概念、背斜圈闭和油气藏概念及形成13.断层圈闭和油气藏的概念及形成14.裂缝性背斜圈闭和油气藏的概念及形成15.地层圈闭和油气藏的概念、岩性圈闭和油气藏的概念及形成16.不整合圈闭和油气藏的概念及形成17.水动力圈闭和油气藏

3.《中外戏剧史》,刘彦君、廖奔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复试科目《表演艺术综合》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