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各专业排位:
1.电气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17614(需要考579分);
2.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18173(需要考578分);
3.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18744(需要考577分);
4.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19304(需要考576分);
5.人工智能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19888(需要考575分);
6.机器人工程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19888(需要考575分);
7.安全科学与工程类(安全工程、消防工程、职业卫生工程)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20511(需要考574分);
8.遥感科学与技术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20511(需要考574分);
9.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21100(需要考573分);
10.物理学类(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21100(需要考573分);
11.能源动力类(储能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21100(需要考573分);
12.经济与贸易类(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21710(需要考572分);
13.力学类(工程力学)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21710(需要考572分);
14.建筑类(建筑学)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21710(需要考572分);
15.地质类(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地球物理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21710(需要考572分);
16.机械类(机械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设计、智能制造工程)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21710(需要考572分);
17.土木类(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22337(需要考571分);
18.工商管理类(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22337(需要考571分);
19.测绘类(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排位23578(需要考569分);
20.土地资源管理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排位23578(需要考569分);
21.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化学)排位24956(需要考567分);
22.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化学)排位25631(需要考566分);
23.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化学)排位25631(需要考566分);
24.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生物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化学)排位25631(需要考566分);
25.矿业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工业工程)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化学)排位25631(需要考566分);
26.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历史类普通类(首选历史,再选不限)排位5464(需要考578分);
27.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德语)历史类普通类(首选历史,再选不限)排位5713(需要考577分);
28.法学类(法学)历史类普通类(首选历史,再选不限)排位5713(需要考577分);
29.经济与贸易类(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历史类普通类(首选历史,再选不限)排位5951(需要考576分);
30.工商管理类(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历史类普通类(首选历史,再选不限)排位5951(需要考576分);
31.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历史类普通类(首选历史,再选不限)排位5951(需要考576分)
2021年中国矿业大学各专业江苏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江苏 | 电气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9 | 17614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578 | 18173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在南湖校区学习) | 577 | 18744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 | 576 | 19304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人工智能(在南湖校区学习) | 575 | 19888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机器人工程(在南湖校区学习) | 575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安全工程、消防工程、职业卫生工程) | 574 | 20511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遥感科学与技术(在南湖校区学习) | 574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 | 573 | 21100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物理学类(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573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能源动力类(储能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 573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经济与贸易类(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 572 | 21710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力学类(工程力学) | 572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建筑类(建筑学) | 572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地质类(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地球物理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572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机械类(机械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设计、智能制造工程) | 572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土木类(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571 | 22337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工商管理类(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 | 571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测绘类(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 | 569 | 23578 | (04)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 土地资源管理(在南湖校区学习) | 569 | (04)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在南湖校区学习) | 567 | 24956 | (0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 | 566 | 25631 | (0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 566 | (0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生物工程、能源化学工程) | 566 | (0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矿业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工业工程) | 566 | (0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 | 历史类 | 578 | 5464 | (01)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德语) | 577 | 5713 | (01)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法学类(法学) | 577 | (01)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经济与贸易类(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 576 | 5951 | (01)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工商管理类(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 | 576 | (01)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 | 576 | (01)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
中国矿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
代管理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具有实践能力与沟通技能,能够在营利性和
非营利性机构从事管理工作或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企
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和问题的基本
能力;
4.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
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生产运作
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材料类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中国矿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代码:080414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概论、近代物理概论(量子物理、统计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应用电化学、薄膜物理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研究方法与现代测试技术、新能源材料设计与制备、新能源转换与控制技术、储能材料与技术、半导体硅材料基础、硅材料检测技术、化学电源设计、化学电源工艺学、半导体照明原理与技术、薄膜技术与材料、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工艺、太阳能发电技术与系统设计等。
相近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冶金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复合材料与工程 焊接技术与工程 生物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学科基础,系统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测试技术与质量评价、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电子等学科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2.较系统地握新能源材料、器件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具有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初步能力;3.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备、加工与改性、性能检测和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选择和设计新能源材料与新能源器件加工工艺、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的初步能力;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调研、文献查阅、实验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5.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达到国家、学校规定的英语水平考试;6.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和技能;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勇于进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探索、开发和应用;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自动化类
机器人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培养目标
明确目标是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迷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掌握机器人整机与核心零部件设计、控制系统与软件开发、检测传感与人工智能等专业知识,受到较强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的训练,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具备良好的经济、安全环保意识和工程职业道德的机器人工程领域的高级技术人才。好学力行、求是创新,成为能够引领科技创新、行业发展、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业、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等单位,从事机器人工程领域内的产品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运维管理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
2.课程设置
本专业主要课程包括:工程力学、工程图学、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通信原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嵌入式系统、机器人驱动技术、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机器人学基础、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机器人机构与结构设计、自主移动机器人、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等。
3.学制、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4.就业情况
机器人工程专业是新工科专业,市场需求巨大,而机器人专业人才极度紧缺。中国矿业大学机器人专业的学生基础好、能力强,广受用人单位青睐。
学生毕业后可选择到国内外一流企业、国防、电力、铁路、科研院所等企业和部门就业,从事专用机器人研发的高级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并可继续攻读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对前景如此之好的专业,你还在犹豫什么,快来加入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学院这个大家庭吧!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中国矿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培养目标与要求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依托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江苏省重点学科,积极适应数字强国和新工科发展战略,立足满足我国对大数据分析与管理类人才的迫切巨大需求,着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熟练掌握统计分析、运筹优化、大数据建模与决策等技术、方法和工具,特别是在能源、安全、环境等方面从事大数据管理与治理、数据挖掘与建模、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大数据战略规划等领域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应达到相应基本要求,力求成为能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层次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人才和未来开拓者。
2.课程设置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立足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以“为学生创造成长价值”的教育教学理念,现已创立了基于职业价值链的培养模式,采取“案例研讨、人际互动、技能锤炼、创新实践”的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建立了以自我认知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组织推动能力、决策领导能力、应变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大数据智慧决策的胜任力“五力”模型,在专业知识传授、专业技能教练、学生能力提升方面,已创出了自己的特色,已形成本科、专业型硕士、学术型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多层次的办学格局。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统计学、大数据分析技术、Python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系统工程导论、决策理论与方法、计量经济学、市场研究方法、管理信息系统、大数据分析技术、大数据系统架构、大数据管理方法与应用、大数据可视化分析、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推荐系统导论、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
主要的专业实践项目有:Python程序设计上机实践、WKB团队培训、大数据分析基础实训、大数据统计计量分析实训、能源大数据分析实训、专业综合实践、创新创业实践、毕业设计。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还依托学校和学院,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采取国际化教学,通过交换生、境外实习、学术交流等形式为本科生提供国际化教学资源、为本科生出国提供指导和资助。
3.学制、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学制:4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4.就业情况
作为国家急需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人才,中国矿业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毕业生将成为“视野广、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受到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热切期盼和青睐。
本专业毕业生可运用统计分析、运筹优化、大数据建模与决策等技术为各级政府部门或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大数据管理与治理、数据挖掘与建模、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大数据战略规划等工作,亦可在相关院校和研究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并可继续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
海量数据,无限资源,中国矿业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期待与你发掘价值,创建未来!
公共管理类
土地资源管理
中国矿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资源管理基本知识,
接受土地调查与规划、土地政策分析、地籍管理、房地产估价等基本技能训练,具有“测、绘、规、
估、表、籍”和计算机应用等实践能力,能适应新时期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工作
和研究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土地规划、
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等的培养和训练,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
本知识,能够胜任土地利用与管理工作,具有独立从事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教学、研究和管理的
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土地资源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土地调查、土地评估、土地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应用及土地
开发经营的技术; 3.有土地利用与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管理的发展动态; 6.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 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法学概论(土地法学)、土地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土地管理学(土地
行政管理学)、国土资源概论(土地资源学)、土地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规划学、地
籍管理、测量学、土地利用工程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土地资源管理实习、土地资源管理专题调查、测量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测量学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电子信息类
人工智能
中国矿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定义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例如:人脸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基于用户兴趣的智能算法推荐技术。
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社会与人文》、《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问题表达与求解》、《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就业方向
实际应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