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批次 | 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6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通信工程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自动化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软件工程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网络工程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物联网工程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信息对抗技术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21世纪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物联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及网络安全技术,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及应用等方面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等方面从事分析、设计、开发、支持、维护、管理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较好的数学、通信和计算机基础,掌握通信网络、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系统的掌握物联网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构建物联网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和开发的初步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数字通信系统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与处理、物品识别技术、无线定位技术、移动通信、近距无线传输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物联网移动终端应用开发、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继续深造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毕业就业去向:可在智能交通、环境保护、物流信息化、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智能农业等物联网应用领域,及相关的企业、行业和政府管理部门,进行通信架构的搭建、网络协议和标准的开发、智能无线传感器的设计、以及相关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维护、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通信工程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和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面向地方经济和信息通信行业,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修养、较强社会责任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掌握扎实的通信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够胜任通信产品和通信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的通信工程师后备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较好的数理基础,重点在通信网与交换、无线通信、IP网络技术、光通信等方向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从事设备研发、工程设计、系统集成、运营维护和营销工作,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数理基础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高频电子线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磁波与电磁场、数字信号处理、现代通信网、无线通信原理、光纤通信技术等。
继续深造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
毕业就业去向:主要就业于通信运营商、通信制造商、通信服务商以及相关的公司企业从事通信领域的网络、系统、设备中信息传输、交换、处理等方面的工程设计、运营维护工作,也可在高校或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及教学工作或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宽的系统专业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外语能力和相关工程技术实践能力;能在光电子、光通信与光信息处理等相关技术领域从事系统设计、制造、组织、运营和管理,在相关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基础;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研究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理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和撰写科学论文的能力;具有较好的人文社科知识、人文素质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有效的交际能力,以及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继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光学、光电子学、光纤通信、光电信息处理技术、光电子器件与技术等。
继续深造方向:电子技术与工程、光纤通信、光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
毕业就业去向:主要就业于通信运营业和光电子、电子信息、通信产品制造业及其相关企业,还可到高校或研究所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科研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电子信息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了解电子信息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和撰写科学论文的能力;具有较好的人文社科知识、人文素质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有效的交际能力,以及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继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子技术基础、高频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理论、语音与图像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
继续深造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
毕业就业去向:主要就业于信息、通信运营业和信息、通信产品制造业及其相关企业,还可到高校或研究所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较好的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基本理论,工程技术的思想、方法和技术路线;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能在计算机及通信行业从事网络系统的设计规划、系统集成、管理维护、安全保障及综合应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够将网络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网络系统设计与集成、网络管理与维护和应用开发;具备初步的网络系统开发和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工程素养,能够在网络工程实践过程中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方法和工具,在系统的设计、开发、集成等活动中能够充分考虑到对社会、经济、环境等的影响,并在工程设计方法和实践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较强开拓精神。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管理与维护,数据结构,离散数学,通信概论,网络数据库技术,网络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Web开发技术,网络综合布线技术。
继续深造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
毕业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国内外通信和信息企事业、财政、金融、交通、国防、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网络工程设计及系统开发、网络应用管理与维护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网络工程专业硕士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掌握软件开发方法、项目管理技术和主流的软件工程工具,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能从事软件项目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和项目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相关的基本理论和较宽广的软件工程专业知识;熟悉软件项目研究和开发的各种环节,充分掌握软件工程的开发规范与实施方法;熟练掌握软件分析、设计、实现及项目管理所使用的主流技术、方法和工具;受到系统的软件工程训练,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及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面向过程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网、软件工程、UML与设计模式、人机界面设计、Web应用开发、移动应用开发、Linux编程技术、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等。
继续深造方向:软件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通信与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
毕业就业去向:主要就业于软件公司、通信设备制造及运营、网络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科研院所、国防教育、财政金融等IT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项目的开发、管理和运维工作。

西安邮电大学重庆电子科学与技术录取分数线为561分(物理类)。西安邮电大学重庆电子科学与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西安邮电大学重庆电子科学与技术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

西安邮电大学重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录取分数线为560分(物理类)。西安邮电大学重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西安邮电大学重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招

西安邮电大学重庆物联网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59分(物理类)。西安邮电大学重庆物联网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物联网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西安邮电大学重庆物联网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物

西安邮电大学重庆网络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58分(物理类)。西安邮电大学重庆网络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网络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西安邮电大学重庆网络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网络工程本

西安邮电大学重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55分(物理类)。西安邮电大学重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西安邮电大学重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招生计划2

西安邮电大学重庆信息对抗技术录取分数线为553分(物理类)。西安邮电大学重庆信息对抗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信息对抗技术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西安邮电大学重庆信息对抗技术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

西安邮电大学重庆自动化录取分数线为553分(物理类)。西安邮电大学重庆自动化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自动化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西安邮电大学重庆自动化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自动化本科批普通类

西安邮电大学重庆测控技术与仪器录取分数线为547分(物理类)。西安邮电大学重庆测控技术与仪器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测控技术与仪器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西安邮电大学重庆测控技术与仪器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

西安邮电大学重庆电子信息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38分(物理类)。西安邮电大学重庆电子信息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本科批中外合作办学西安邮电大学重庆电子信息

2022年西安邮电大学重庆录取分数线:物理类最低分为516,最低位次为34813;2022年西安邮电大学重庆招生计划:(1)物理类的专业有:自动化、信息对抗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网络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软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