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德艺双修,具备坚实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书法艺术专业临摹、创作、研究与教学的坚实能力,能在专业艺术领域和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中从事书法艺术创作、研究、教学、应用的高级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具有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素质,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合格本科生。要求具有书法专业方向扎实的专业技术,掌握书法专业方向必要的文化知识、国学修养、专业理论知识、较全面的专业素质和一定创作能力。并在毛笔书法、篆刻艺术、现代刻字艺术、当代书法研究等不同的专业方向上有所侧重,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发展学生在专业创作、学术研究方面的潜能。
主要课程:篆、隶、楷、行、草书体和篆刻的临摹与创作、书法学、艺术学理论、中国书法史、中国书法批评史、中国书法理论、书法美学、当代书法研究与评论、篆刻学、现代刻字、古代文学、汉字学、中国画、工艺美术、硬笔书法等。
专业特色:河北省重点综合性大学中现有唯一的书法本科专业。以书法艺术为核心,注重国学修养的培养和多艺术门类的融通。艺术实践注重对传统经典的扎实学习和艺术个性的培育。实践和理论并重,突出当代书法研究和篆刻、现代刻字等应用型课程的学习。该专业“当代书法研究”的科研成果在全国专业领域处于领先位置,承担中国文联“中国艺术发展报告”书法艺术报告的研究撰写工作,专业教师被聘为首席专家、首席撰稿、撰稿。专业带头人担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课题,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就业前景:立足于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多艺术门类综合与融通的特色,培养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专业人才。能在书法艺术专业领域和相关领域、企事业单位从事书法创作、研究、教学、策展、应用的工作,也可在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继续深造或出国留学、交流。
培养目标:本专业系统学习书法学理论知识和书写技能,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和学术潜力,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一定的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书法概论、唐代楷书技法、隶书技法、宋代行书技法、历代草书技法、历代篆书技法、历代篆刻技法、中国古代文学、隶书临摹与创作、行草书创作、书法教学论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中小学从事书法教学和研究,也可在出版社、编辑部等部门从事与书法相关的工作。
河北大学是教育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河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高校。
学校始建于1921年,初名天津工商大学,为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创办,校址位于天津市马场道141号。1933年,学校因不足大学之规模,遂改名天津工商学院,1948年具备3院10系之规模后更名为津沽大学。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接收津沽大学并改之为国立,由天津市政府领导,学校迎来新的历史纪元,并建成3院13系之规模。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对全国高校布局及院系进行调整,津沽大学的工学院、财经学院分别并入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另以师范学院为基础,在原址建成天津师范学院,续成河北大学之史脉,并于数年内由6系发展为9系。1958年,天津师范学院扩建为天津师范大学,其后被确定为全省5所重点大学之一。1960年,天津师范大学改建为综合性大学并定名河北大学。1970年,河北大学由天津迁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保定市。2000年,河北省技术监督学校并入河北大学。2005年,河北省职工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并入河北大学。
保定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具有百余年办学历史,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保定市,毗邻雄安新区。学校是河北省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十所试点学校之一,2016年被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列入“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试点院校,2017年成为“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项目全国首批13所试点院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