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综合 | -/162(普通类二段) | -/233(普通类二段)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综合 | -/153(普通类二段) | -/202(普通类二段)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171(专科批) | -/171(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文科 | -/176(专科批) | -/223(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170(专科批) | -/173(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文科 | -/170(专科批) | -/248(专科批) |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机械、电子、液(气)压一体化技术基本理论,掌握现代机电设备(包括船舶、港口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修以及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服务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应用机电设备加工的工艺设计和加工工艺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工程技术人才,掌握机电设备的使用和技术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机械加工技 术、电工电子技术、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技术、自动生产线技术及机电设备维 修等基本知识,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能力,从事自动生产线 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品辅助设 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 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现场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 品的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机电产品辅助设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维修能力;
3.具备一般机电一体化设备营销和售后服务能力;
4.具备进行装备制造类企业生产现场技术管理的能力:
5.具备机电产品质量检验和管理能力;
6.掌握阅读及绘制零件图、装配图、原理图和接线图的方法,能识读机电产品和自动化 生产线装配图、接线图;
7.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规程与规范,能正确使用工具、量具、仪器仪表及辅助 设备;
8.熟练操作机床完成工件加工。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与加工、气动与液压技术、电工与电子、电气控制与PLC、自动生 产线、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与管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钳工、机加工、数控加工、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小型设备电气系统安装与 调试、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实训。
在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机修钳工数控机床操作工 电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机电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制造技术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250 |
| 机电一体化技术(校企合作,与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公司合作) | 233 | ||||
| 山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58 |
| 机电一体化技术-2 | 158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文科 | 147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2 | 147 | ||||
| 河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37 |
| 机电一体化技术(校企合作,与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公司合作) | 220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历史类 | 354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校企合作,与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公司合作) | 325 |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潍坊市政府主导举办、社会力量参与举办的山东省首所理工类混合所有制普通高职专科院校,坐落于世界风筝之都-潍坊市。主校区位于渤海岸边、莱州湾畔,毗邻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潍坊森达美港和白浪河游艇旅游码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占地822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8300余万元,实验实训室89个,打造青年教学能手、课程主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组成的骨干教师梯队,专任教师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
学校荣获2018年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系山东省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办学实践试点单位、山东省教育厅公布的第二批信息化教学试点单位、全国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研究联盟理事长和秘书长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办学单位;是山东省高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航海技术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山东省中职轮机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牵头开发单位。学校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探索本专科人才联合培养新路子,采取“2+2”、“1+2”两种模式,开展2个本科、3个专科专业的合作办学。
办学定位与办学理念
立足山东,面向海洋,“立德树人”,服务“海洋强省”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深化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打造社会多元办学格局,激活办学活力。全面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功能。服务新航运产业建设高水平专业群,育训并举培养新航运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以“积跬步,至千里”为校训,以“建设知名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成就个人梦想”为办学目标,以“以人为本,服务社会,追求发展;让学生成功,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为发展理念,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和大学生成长规律,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培育了“崇德尚能,教之有道”的教风和“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学风,努力建设 “体制机制灵活、育人质量优良、服务功能强大”的全国知名高校。
专业设置
学校设有航海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港航管理学院、邮轮游艇学院、航空学院、京东·新迈尔电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7个高职二级学院和五年制大专学院、中职学院。开设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港口与航运管理、健康管理、口腔医学技术、中医康复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物流管理、会计、国际邮轮乘务管理、电子商务、空中乘务,高铁乘务、表演艺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烹调工艺与营养等37个高职专科专业和部分五年制大专专业。
办学特色及亮点
“以海为本”,聚焦服务新航运产业发展。学校积极履行国家“海洋强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山东省海洋强省建设以及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智慧海洋产业发展赋予的使命与责任,面向新航运产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型航运人才,学校在“一海、二港、三配套”的基础上,明确了“围绕产业办专业”的专业群建设思路,目前开设涉海专业17个。学校是山东省高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航海技术、轮机管理三个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牵头开发单位。航海类专业群立项为山东省职业教育品牌专业群,航海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评为省级教学团队;航海技术、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评为国家级骨干专业;航海技术专业立项为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海上基本安全》等5门课程立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参加国家级专业资源库建设。
学校坚持育训并举,紧密对接智慧海洋建设,面向船舶驾驶、水上救援、邮轮乘务等地方产业需求,积极拓展社会服务。学校具备交通部海事局认可的16个培训类别33个培训项目资质。近五年,航海类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96%以上,2020届涉海类专业学生双证书比例96.2%;大副大管学员考证通过率100%,涉海类毕业生国际化就业率保持在60%以上,收入达到3000美金以上,得到包括中外运长航、马士基等知名企业的广泛认可。近三年,涉海社会化培训达到每年2万人次规模,培训收入1200万元,年培训规模占到全国7%、全省26%。各项指标在环渤海地区船员培训机构中名列前茅,成为我省经略海洋涉海培训重要力量。
率先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探索,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混合所有制办学“山海模式”。2016年被省教育厅认定为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单位,教育部、省政府研究室、财政厅、教育厅等主管部门多次到学院实地调研,帮助总结推广经验。2016年1月12日,国家(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动态》、2017年7月,山东省政府研究室《决策参阅》刊发推介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经验。2016年以来,共有26个省市区300余家院校企业政府部门前来交流学习,累计为15所职业院校提供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方案。2018年1月学校牵头承办了全国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研讨会,发起组建了全国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研究联盟,被推选为理事长和秘书长单位。2018年4月,混合所有制办学项目获得2018年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院长王敬良凭借“引进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到山东海洋科技大学园区”荣获潍坊市第十四届教学成果个人奖一等奖,凭借“引进山东化工职业学院职教资源”,荣获潍坊市第十五届教学成果个人一等奖。 凭借“多元投资主体共建混合所有制海洋技术大学”,荣获潍坊市第十六届教学成果个人一等奖。凭借“组建全国职业教育混合制办学联盟,引领改革创新”,荣获潍坊市第十六届教学成果个人二等奖。2020年4月,校长王敬良在全省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作题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办学活力》专题发言,得到省委书记刘家义的高度认可。在2020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启动仪式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省委书记刘家义对学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学校已成为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新亮点、潍坊市实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山东省职业教育改革的“试验田”。
发挥混合所有制办学优势,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学校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为各种资源进入职业教育搭建了平台,激发了办学活力,形成了“大混套小混”的创新发展新局面。2015年以来,已引进社会资金4亿余元,提升基础建设。2016-2018年,引进北京东方通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700万元的仪器设备和专业师资团队,合作共建“航空学院”和“北京通航北方实训基地”,面向全国年培训规模4000-6000人。引进京东电商专业师资团队和1000余万元仪器设备共建“京东校园实训中心”和“电商学院”,打造区域电子商务交易、大数据分析挖掘、企业电商进校园和远程电商教育平台。引进广东汇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1200万元设备,共建人工智能学院和广东汇邦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引进北京梆梆安全科技有限公司1000余万元仪器设备,共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与香港瑞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广嘉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850万元,引进爱尔兰国家海事学院师资,共建国际化、股份制的海洋工程(OPITO)公共实训中心,是全国首家此类社会化培训机构。学校与特大型央企招商局集团、青岛华洋海事服务有限公司、北京鑫裕盛船舶管理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开展校企一体化育人,联合举办航海技术等专业定向委培和现代学徒制试点班,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有效模式。
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服务
学校实行准军事化的学生教育管理。牢固树立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以“规则框架个性发展,推崇良好习惯养成”为德育理念,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教育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高度责任感,结合海事类院校和行业特色,全面实施准军事化管理,锻造“专业素质过硬,综合素质良好;特别能服从,特别能坚持,特别能奋斗,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奉献” 的毕业生职业素养品牌。2019年,学校征兵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位列全省高校第9,荣获“2019年度全省大学生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近三年,每年在校学生参军人数达200人以上,为海军、海军陆战队提供众多优质兵源。我校国际邮轮与旅游学院2019届毕业生张鑫、港航管理学院2016届毕业生卢长鑫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体全面发展。近年来,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比赛奖项共计83项,学校田径代表队自2015年参赛以来四次荣获2019年山东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乙组团体第一名;2016年第四十四届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山东赛区选拔赛中,2015级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的王雯雯同学获得第一名,在该项目全国选拔赛中孙欣同学获得全国第十名;2015级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的张肖涵同学,在上合青岛峰会期间全程参与国家主席习近平及18位元首用餐主餐厅的服务工作,是全省64家星级酒店选拔的90多名服务人员中唯一的在校大学生。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冯子恒同学、电商学院王鑫同学分别获得第五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银奖和铜奖;2016级电商专业王鑫同学,利用所学电商技术,将家乡农产品生产与互联网销售相结合,积极投身中国乡村赋能工程建设,年营业额近1850万元,成为当地著名的“互联网+水果销售大王”;2017级电子商务专业许传仁同学凭借突出的表现荣获京东校园好客服评选全国第一名(11月份个人收入15000元);港航管理学院徐琴同学经选拔成为2019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志愿者(全市5名);近五年,共有350余名毕业生考取专升本,累计10人考取硕士研究生。在满足学历教育教学需求的基础上,落实社会培训法定职责,年培训规模突破3万人次。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安置,发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资源优势,积极搭建就业平台,为学生就业提供优质服务,保障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中国外运长航集团、美国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北京通用航空产业基地控股有限公司、北京鑫裕盛船舶管理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把人才培养和储备前置到学校,通过设立企业冠名班、委托培养班的形式,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派遣行业专家进校教授专业技能,校企双方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连续几届毕业生被抢订一空,近5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6%以上,企业满意度达97%以上。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国际化就业率达60%以上、平均月初薪达到1500美元;电商学院在2017年“双十一”期间,组织550名学生入驻京东总部开展职场化实践教学,关涉交易额达20亿元以上, 41名学生获得京东就业直通“绿卡”。学校过硬的人才培养品牌、毕业生优秀的技能和素养得到各大行业企业的高度认可。
毕业生就业
学院特别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设有就业指导中心,具体负责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学院与日本神户株式会社、挪威思考根集团、丹麦马士基集团、中国海运集团、河北远洋集团、海尔、海信、北汽福田等知名企事业单位以及中国国际航空、南方航空、深圳航空、丽星邮轮、歌诗达邮轮、加勒比邮轮等国际国内知名航空邮轮公司外实行订单式培养。学院还每年都举办专场招聘会、大型供需洽谈会等向社会推介毕业生,吸引海内外企事业单位来校招聘毕业生。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创建于1985年,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校。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首届高职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山东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培育工匠精神优秀院校”、“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是“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基地”、“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山东省教育厅留学中心留学生源基地”。
学校坐落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东营是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九曲黄河在这里东流入海,“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大国家战略在这里交汇实施。广饶是春秋末期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兵圣孙武的故乡,是传统戏曲——吕剧的发祥地,是全国百强县。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校园总占地1200余亩,总资产16.9亿元。设置机电工程学院、能源工程学院、会计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石油化工技术、空中乘务、学前教育、工业机器人技术、云计算技术等32个专业。
学校秉承“修德树人 知行合一”的校训,狠抓内涵建设,办学质量不断提升。现有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品牌专业群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1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0门,教育部“1+X”证书试点20项,国家专利局授权专利52项。主持省级项目7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编写教材、出版专著61部。学生在国家及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赛事中获奖320余项,教师在教学能力大赛等赛事中获奖48项。其中,2019年获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2020年获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其他类国家级省级大赛奖项70余项;2020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我校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根据就业质量显示,2019届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4453.74元,在山东省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月薪排行榜上位居全省第二。毕业生专升本升学率逐年提升,2020年共有151名学生通过专升本考试,专升本通过率达到83%。
学校坚持“开放 合作 创新”的办学思路,积极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先后与北京华航航空服务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南京五十五所、天津滨海迅腾科技集团、江苏瀚海教育控股集团、中德诺浩(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兴教育管理有限公司、山东中启创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汇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开展合作,已共建计算机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12个专业以及人工智能学院、海信学院、中兴ICT学院等9个产业学院。其中,与国基北盛(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山东)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技术中心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联合培养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与华泰集团合作共建华泰产业学院,借助华泰集团博士后流动站平台,共同致力于破解企业技术难题,校企深度融合培养人才。积极推进“政、行、企、校”联动,邀请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商会协会、科研院所等,于2019年6月组建理事会,多方汇聚办学资源;于2020年5月牵头成立广饶县产教融合促进会,会员单位涉及石油化工、橡胶轮胎、汽车配件等区域优势产业领军企业54家,彼此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与华泰集团、华星集团、正和集团、齐润集团、胜星集团、凯泽集团、恒丰集团等60余家大型企业集团深入合作,校企共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前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0余处。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UCSI)、泰国格乐大学等开展长学制等合作。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 厚德尚能 服务经济 引领社会”的办学宗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依托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全国化工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等资质,以及广饶县产教融合促进会、广饶会计学会、继续教育学院、网格学院、创业学院、校办公司等平台,年开展各类非学历教育、网格员培训、创业培训、技能鉴定等各类服务6000余人次,2020年技术服务、培训及专利转化到款额超500万元。积极参与地方双招双引和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签约引进高端双语附属幼儿园、学术中心实训基地等多个优质合作项目。依托学校打造的广饶县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创业示范中心,是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孵化及创新创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教融合创新平台,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目前已入驻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五十五研究所、青岛科技大学广饶橡胶工业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广饶化工研究院等6家科研院所,引进北京大学孙俊良教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青岛科技大学林广义教授,武汉理工大学谢智中教授、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鄢烈祥教授等一批领军人才,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引擎。
奋斗新时代,扬帆新征程!秉承“坚韧 奋进 竞先”的精神,学校将抓牢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重大机遇,围绕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内涵质量建设,推进开放合作办学,努力建设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特色鲜明、活力四射的职业技术大学,努力打造成为区域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基地、招才引智示范基地和对外合作交流平台,自觉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68001.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6800;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河北机电一体化技术物理类


2020年东营科技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2020年东营科技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2020年东营科技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具有一定的设计和维修通用机械零件的能力;

2020年东营科技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具有一定的机械加工和装配工艺的编制能力;

2020年东营科技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具有操作和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和工具的能力;

2020年东营科技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熟练掌握识读和绘制零件图、装配图知识;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山东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50分(综合)。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山东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校企合作)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