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广州大学和暨南大学哪个旅游管理专业好(旅游管理专业暨大和广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7 23:02:18 解决时间:2022-12-16 11:35

满意答案

广州大学和暨南大学哪个旅游管理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广州大学和暨南大学各排行榜,旅游管理专业的分数线,旅游管理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暨南大学与广州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分数对比(广东)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暨南大学
(最高/最低分)
广州大学
(最高/最低分)
旅游管理2021物理类 606/601(本科批)/()
旅游管理2021历史类 592/592(本科批)-/530(本科批)
旅游管理2020理科 -/604(本科批)-/487(本科批)
旅游管理2020理科 -/602(本科批)-/487(本科批)
旅游管理2020文科 -/592(本科批)-/500(本科批)
旅游管理2020文科 -/590(本科批)-/500(本科批)
旅游管理2019理科 579/565(本科批)-/517(本科批)
旅游管理2019理科 572/563(本科批)-/517(本科批)
旅游管理(高尔夫管理)2019理科 565/563(本科批)-/517(本科批)
旅游管理2019文科 597/592(本科批)-/548(本科批)
旅游管理2019文科 600/590(本科批)-/548(本科批)
旅游管理(高尔夫管理)2019文科 589/589(本科批)-/548(本科批)
旅游管理2018理科 590/584(本科批)-/519(本科批)
旅游管理(高尔夫管理)2018理科 589/581(本科批)-/519(本科批)
旅游管理2018文科 614/603(本科批)-/558(本科批)
旅游管理(高尔夫管理)2018文科 601/601(本科批)-/558(本科批)
旅游管理类 旅游管理
暨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代码:120901K
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知识体系完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基础扎实,掌握系统的旅游业及现代服务业经营管理理论和运营管理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沟通技能,适合在各级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大中型高端现代服务业(金融、互联网等)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的国际化、高端复合型人才。
培养规格:
四年制本科专业学生毕业要求修满160学分。
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了解国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要求:
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现代信息技术等基础知识,具备工商管理基础知识、专业素养和旅游管理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匹配思维与创新思维。
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通识必修,通识选修,基础必修,基础选修和专业必修,专业选修6个部分,其中基础选修包括经管知识群、研究方法知识群、智慧文旅知识群和语言知识群;专业选修包括旅游管理知识群、酒店与服务管理知识群、交叉学科与新兴产业知识群和创新创业知识群。
专业核心课程:高等数学、管理学原理、宏/微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统计学原理、商法、服务管理导论、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战略管理、财务管理、消费者行为学、旅游学概论、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主题公园运营与景区管理、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等。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修读年限:四年
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广东旅游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01
历史类592
青海旅游管理文科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普通类514
甘肃旅游管理文科本科一批I段普通类570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566
陕西旅游管理理科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普通类552
文科本科一批594
云南旅游管理理科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普通类506
贵州旅游管理文科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普通类602
四川旅游管理文科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普通类578
重庆旅游管理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602
海南旅游管理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81
广西旅游管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84
文科585
湖南旅游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08
历史类600
河南旅游管理文科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普通类619
山东旅游管理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93
江西旅游管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3
福建旅游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10
安徽旅游管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0
浙江旅游管理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38
江苏旅游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61
黑龙江旅游管理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48
文科571
吉林旅游管理文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50
辽宁旅游管理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600
内蒙古旅游管理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72
山西旅游管理文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93
河北旅游管理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94
旅游管理类 旅游管理
广州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学制学位:学制4年,授予管理学士学位。

2.培养目标:旅游管理专业设旅游与休闲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酒店管理三个专业方向,本专业根据旅游与会展行业的综合性、国际性特点,培养具备宽广国际视野、综合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为从事旅游业高层管理的专门人才与旅游行业职业经理人。

3.主干专业课程:旅游学概论、酒店管理概论、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目的地管理、展览策划与管理、会议策划与管理、西方经济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原理等。

4.专业特色、在省内外的影响力:旅游管理专业是全国最早开设的同类专业之一,是广州市特色专业;本专业以培养旅游业中高级管理人才为目标,设旅游与休闲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酒店管理三个专业方向。本专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校政企协同培养”的专业建设理念,课程体系设计紧密结合旅游业发展实际,突出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与创新素养,毕业后的发展方向包括旅游策划与规划、旅行社、旅游景区、博物馆、高尔夫、国际邮轮、国际酒店集团、航空公司、会展公司、贸易公司、旅游互联网、旅游行政部门、旅游研究机构及其它旅游新业态等工作领域。本专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树立了“校政企协同培养”的专业建设理念、形成了“学科互促、优势互补”的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了“多层次、分阶段、同平台、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学院立足广州、面向全国、辐射海外,在旅游学科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树立了鲜明的形象,是我国旅游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

广州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广东旅游管理(非定向)(办学地点:第一学年桂花岗校区,第二至四学年大学城校区)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56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非定向)(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办学地点:第一学年桂花岗校区,第二至四学年大学城校区)(与法国昂热大学联合培养,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530
旅游管理(地方专项计划)(办学地点:第一学年桂花岗校区,第二至四学年大学城校区)普通类530
海南旅游管理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29
湖南旅游管理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78
福建旅游管理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74
暨南大学
47
软科(综合)
39
校友会(综合)
53
武书连
681
US排名
学校简介

学校概况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学校目前是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中央统战部管理。

暨南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8月合并于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高校。新中国成立后,暨南大学于1958年在广州重建,“文革”期间一度停办,1978年在广州复办。改革开放后,学校快速发展。1996年6月,暨南大学成为全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2015年6月,学校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莅临暨南大学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希望暨南大学坚持办学特色,把学校办得更好,为海外侨胞回祖国学习、传承中华文化创造更好条件。2019年8月,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共同建设暨南大学。

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的暨南大学,恪守“忠信笃敬”之校训,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培养造就人才。学校积极贯彻“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建校至今,共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7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各类人才40余万人,堪称桃李满天下。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暨南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校名一直沿用的百年名校之一,全国首批试行学分制的高校,最早在综合性大学里开办医学院的大学,最早设立华侨华人问题研究机构的大学,最早创设商科的大学……

目前,学校学科齐全,文理工医兼备,设有37个学院,58个系,27个直属研究院(所);有本科专业10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1种;有博士后流动站19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近年来,在师生的努力下,学校学科建设和实力明显提升。目前,学校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4个、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二级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二级学科2个、广东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2个、广东省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2个,广东省重点学科交叉学科1个。学校的化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 植物学与动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计算机科学等13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30个一级学科上榜,数量位列全省高校第三,其中新闻传播学获评A-,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工商管理获评B+。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结构优化,有专任教师2749人,其中两院院士(含双聘)9人,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17人,杰青、优青获得者43人,“珠江学者”50人,教授889人,副教授1063人,博士生导师1052人,硕士生导师2161人。

学校的办学影响日益扩大,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已经成为海外华裔及港澳台地区学生报考深造首选的热门高校,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港澳台侨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门,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

学校目前有全日制学生46036人,其中本科生29597人,研究生16439人。在校港澳台侨学生13624人,外国留学生2414人,来自10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学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社团活动精彩纷呈,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运会等多种国内外文体艺等赛事中屡创佳绩,暨南健儿苏炳添、陈艾森、谢思埸等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上为国争光。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暨大毕业生深受海内外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一直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科研实力逐步增强,现设有国家部省级科研平台114个。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学校近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经费、SCI等权威索引收录的国际论文数量持续增长。近5年,学校人文社科领域共获批国家级重大项目48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02项,立项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其中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数排名全国高校第四位,2021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数位列全国高校首位;现有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省部协同创新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侨华人研究院)等国家级文科平台,有国家话语体系研究中心等10多个省级研究平台;同时,人文社科领域高端成果不断涌现,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近130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发表论文近10篇,在SSCI、A&HCI等国外权威索引期刊发表论文1300余篇。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国际化特色突出,已同世界五大洲62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417家高等院校和文化、科研机构签订了696份学术交流合作协议。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招生院校,在全球77个国家设立127个招生报名点,设有全英语授课的国际学院,2017年获教育部批准招生的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正式开学,2021年获日本文部科学省认定的暨南大学日本学院在东京正式开学。在校外国留学生2414人,来自1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本科生2017人,研究生276人。

学校学风浓郁,人才辈出,校友遍布世界各地,“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尤以香港、澳门等地较为集中。前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李岚清,著名侨领、新加坡大学首任校长李光前,前泰国议会主席、副总理许敦茂,中国两院院士谭其骧、邓锡铭、侯芙生、曾毅,烈士江上青、陈镇和(华侨)、符保卢、符克(华侨),以及近年来内地和港澳台地区许多政府、工商及文教界知名人士均是暨南大学不同时期的杰出校友。

学校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地设有五个校区,校本部在广州市石牌。校园占地总面积214.3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76.80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45.20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藏书398万册。学校设有23所附属医院,其中三甲医院11所。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肩负着为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地区培养人才光荣使命的暨南大学更加任重道远。新时代全体暨南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及暨南大学重要讲话精神,继续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弘扬“忠信笃敬、知行合一、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的暨南精神,坚持“质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实施“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为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更新日期:2021年12月


加分政策
关于“四种考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台湾省籍青年)的照顾政策和录取方式:“四种考生”第一志愿报考暨南大学者,按教育部教学〔2006〕2号文规定:符合“四种考生”条件者,由省级招生委员会决定,可适当增加分数投档,增加分值不得超过20分,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广州大学
91
软科(综合)
145
校友会(综合)
134
武书连
619
US排名
学校简介

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共成长。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化与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对接”(对接高质量发展、对接创新驱动、对接扩大开放),聚焦新工科、新文科、新师范建设,积极探索新医科发展,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大学城、桂花岗、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一校三园”,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0043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6951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设有25个专业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10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2年本科招生专业74个,其中理工类专业41个、人文社科类专业25个、艺术类专业8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2022年招生专业74%。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通过培育与引进并举,基本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学术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324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515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042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中被聘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1263人,具有博士学位1500人。现有全职两院院士4人、特聘院士4人、双聘院士4人;外国和国际机构院士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4人、青年学者2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8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0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5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3人;“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1个;广东省各类高层次人才45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含广州市杰出专家、优秀专家、青年后备人才)329人。

学校坚持重大需求导向、一流建设、创新引领、特色发展、精准聚焦的发展原则,按照“理厚工精、文优教特、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人文社科、理科类优势学科内涵建设,提升基础学科支撑能力;强化师范教育、艺术类学科特色建设;面向新科技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需求,集聚工科力量、强化交叉融合,增创和形成新工科优势;探索拓展以生物医药、基因编辑、生物信息、脑科学等为重点主攻方向的新医科。现已形成由大土木学科群、信息学科群、数字经济与管理学科群、物质科学与装备制造学科群等优势学科群辐射带动,6个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冲一流”重点建设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16个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构成的重点建设学科体系。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已进入前3‰。学校位列2022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第91位;US.News2022世界大学排名位列世界大学第619位、中国内地高校第57位;在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高校第601-800位,中国内地高校第35-49位。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为人才培养目标,设立“文体艺语劳”五个公共素质教育中心,致力于培养具有广大底色的创新型人才。学校现有4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2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含国家级),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覆盖率达100%。拥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现代化产业学院、1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5个省级教学团队;获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广大“金课”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3门、省级系列精品课程73门,与世界高水平大学课程互联和学分互认课程200门。“三创营”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创新创业竞赛成绩位居广东高校乃至全国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近3年,本科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为90.9%。

学校坚持科技创新战略,面向产业和经济社会主战场,强化科研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安全+智慧运维创新枢纽”“网络空间信息+智能应用技术创新枢纽”等2个创新枢纽,新材料新装备新制造交叉创新等5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在穗深港澳创新走廊上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格局,设立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积极谋划在南沙的新发展。现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含培育基地)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73个。在城市基础设施减震防灾与安全、网络空间先进技术、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智能制造、智能装备、智慧交通、天体物理、分析科学技术、环境工程、清洁能源材料、应用数学、生物计算、分子遗传与进化、基因编辑、地理科学、岭南文化艺术、区域发展等领域组建了一批高水平科研团队。2021年全校科研经费投入11.23亿元。近3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分别位列全国高校30位和80位左右;连续获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与课题共30项。2016年以来,共申请国际、国内专利4219项,授权专利2026项,连续荣获广州市专利大户荣誉称号。论文质量稳步提升,发表在《Science》《Nature》等期刊上的论文数不断增加,学校2021年SCIE/SSCI、CSSCI发文量2794篇。近5年,学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和社科奖励100余项。不断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高校、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及与风投资本对接,促进“双创”科技成果在大湾区转化。2016年以来,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176项,新增产学研合作平台56个,加入产学研协同合作联盟22个,共建研发中心50多个、实习基地448个。与广州无线电集团、广州越秀集团、广东丝绸纺织集团、广州智能装备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腾讯科技、华为、360集团、阿里云计算等近百家大型企业新建合作关系。减振抗震、声像灯光、网络安全和水环境技术等一批创新成果在广州塔、港珠澳大桥等国内重大工程或企业中得到充分应用。咨政建言作用日益凸显,一批研究报告得到采纳应用。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依托广州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国际影响力,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拓展国际/港澳台交流与合作。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发起成立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联盟成员大学18所,分布于五大洲15个国家17个主要城市。土木工程新型复合材料与复合结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基地)。与3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成立了中意历史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广州大学--林雪平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基尔大学基因干扰与应用联合研究中心等15个国际科研合作平台;与剑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西澳大学、海德堡大学、亚琛工业大学、澳门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昆士兰大学、帕多瓦大学、华威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合作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境外学习”计划或博士生联合培养等项目。分别与美国卫斯理安学院、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伊朗马赞德兰大学联合举办孔子学院。

博学笃行、与时俱进。广州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强化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和国际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服务广州建设引领型全球城市的使命担当,不断追求学术卓越,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与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深度融合、广州城市地位相得益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创新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食堂

学校大学城校区有梅兰竹菊四大食堂,各具特色,还开办了清真食堂,能够满足各族学生的饮食需求,饭菜质量有保障,价廉物美,是广大师生就餐的首选。此外,还有大学城第二大的购物中心:广大商业中心,各类美食应有尽有。

桂花岗校区有一个师生食堂。


周边环境

广州大学校本部大学城校区座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华南经济文化中心和改革开放前沿广州市,位于国内一流大学园区——广州大学城的西南端。学校濒临珠江,三面环水,绿草如茵,环境优美,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好地方。


根据2021年广东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92,广州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0,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更胜一筹。
  中专 2022-12-16 11:35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暨南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暨南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文化产业管理和旅游管理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文化产业管理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文化产业管理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 中专学校

    暨南大学市场营销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暨南大学市场营销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市场营销和旅游管理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市场营销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市场营销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市场营销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市场营销和旅

  • 中专学校

    暨南大学会计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暨南大学会计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会计学和旅游管理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会计学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会计学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会计学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会计学和旅游管理录取分

  • 中专学校

    暨南大学财务管理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暨南大学财务管理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财务管理和旅游管理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财务管理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财务管理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财务管理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财务管理和旅

  • 中专学校

    暨南大学应急管理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暨南大学应急管理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急管理和旅游管理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急管理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应急管理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急管理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应急管理和旅

  • 中专学校

    暨南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暨南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旅游管理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旅游

  • 中专学校

    暨南大学护理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暨南大学护理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护理学和旅游管理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护理学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护理学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护理学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护理学和旅游管理录取分

  • 我要读技校

    暨南大学中药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暨南大学中药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中药学和旅游管理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中药学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中药学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中药学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中药学和旅游管理录取分

  • 我要读技校

    暨南大学药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暨南大学药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药学和旅游管理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药学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药学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药学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药学和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广东)

  • 中专学校

    2023暨南大学研究生旅游管理(不分方向(定向)(广州))专业介绍,暨南大学研究生旅游管理不分方向(定向)(广州)招生多少人,专业代码

    10楼

    旅游管理/不分方向(定向)(广州):125400暨南大学研究生旅游管理(不分方向(定向)(广州))人数:35。旅游管理不分方向(定向)(广州)暨南大学非全日制统考深圳旅游学院专业:35(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199)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