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宿州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湖北民族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21 | 理科 | -/447(本科二批) |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20 | 理科 | 475/467(本科二批) |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19 | 理科 | 459/453(本科二批) |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18 | 理科 | -/459(本科二批) |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17 | 理科 | -/438(本科二批) | /()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宿州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湖北民族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20 | 理科 | 465/463(本科二批) | -/473(本科二批)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19 | 理科 | 452/451(本科二批) | -/460(本科二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安徽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47 |
| 甘肃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381 |
| 陕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93 |
| 山东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85 |
| 江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9 |
| 江苏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1 |
| 吉林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66 |
| 河北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65 |
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食品工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严守法律法规,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在食品的加工、流通、卫生监督、食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从事食品的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等工作并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同时为研究生的培养输送合格的食品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的专门人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广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40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6 |
| 山东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02 |
| 山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68 |
宿州学院是安徽省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前身是创办于1949年的皖北宿县区师范学校,1983年升格更名为宿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升格更名为宿州学院。建校70余年来,学校抢抓发展机遇,2009年获安徽省首批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2015年获批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2014年、2019年先后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审核评估,办学特色受到评估专家的肯定;2019年获批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宿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学校建设发展,《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支持宿州学院创建宿州大学”。
学校坐落在皖北历史文化名城——宿州市,有教育园区校区、汴河路校区两个校区,占地1146亩,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亿余元,馆藏纸质图书120万余册,电子图书568万余册。设有15个二级学院,全日制在校生19000余人,成人教育在籍生1445人。现有教职工1100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8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14人、博士230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省优秀教师11人、省教学名师16人、省教坛新秀25人。入选省级科技特派员6人、“特支计划”1人。与省内高校联合开展研究生培养,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6人。
学校坚定“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强一流学科专业建设。现有64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理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医学等八大学科门类。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2个,构建了以工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形成了七大类应用专业群,产生了较好的集群效应。近年来,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年均获得省级以上奖项400多项,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95%。
学校围绕“四个面向”,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大力推进产政学研合作,与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共建科研平台、智库、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基地等,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厅级科研平台,实习实训基地375个。“十三五”以来,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30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9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300多篇,其中SCI、EI检索收录508篇;出版教材、专著130部;授权国际专利6项、国家发明专利112项,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300余项,多篇咨询报告被省市有关部门采用。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不断优化文化育人顶层设计,建有孟二冬纪念馆、革命传统教育馆、赛珍珠纪念馆、皖北文化艺术馆,获批为安徽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宿州市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基地、宿州市党员政治学习教育基地。“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文化育人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文化育人办学特色受到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专家的肯定,学校获批安徽省第四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安徽电视台等权威媒体多次报道。
学校与美国、新西兰、马来西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19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签有合作协议,通过教师“海外研修工程”和学生出国交流学习项目,先后选派师生赴国(境)外访学研修、攻读博士学位等150多人次。2019年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项,2019、2020年连续两年高质量完成中美合作“生物技术”本科专业招生。积极推动印尼等国外留学生来校接受学历教育,积极打造“留学安徽”“留学宿州”品牌,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
学校是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安徽省首批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安徽省普通高校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高校。学校连续4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连续4次被评为安徽省文明单位,2015年获评为第一届安徽省教育系统文明单位、2019年获评为安徽省首届文明校园。2015-2020年在省委年度综合考核中五次获“好”等次。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加强党委对学校工作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抓住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深入实施“两步走”创建宿州大学战略目标,着力推进办学效益和办学层次“双提升”,打造皖北高等教育新高地,努力为安徽省打造“三地一区”和宿州市“一城两区三基地”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宿州学院在安徽省共有三个批次
本科二批
省统考艺术本科批
体育本科批
艺术类招生:我校在山东等省份单独组织专业加试的艺术类专业,专业考试成绩合格且达到所在省份规定的艺术类本科文化课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上者,按专业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若专业成绩相同时,按文化课分数排序。按照省统考成绩录取的艺术类专业,根据各省发布的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执行。
为激励广大同学勤奋学习,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积极开辟绿色通道,采取了国家奖助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校内助学金、学校奖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临时困难补助和社会捐资助学等多渠道、多元化的资助措施。
(一)国家奖助学金
1. 国家奖学金:国家面向普通高校学生设立的荣誉最高的国家级奖项,用于奖励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特别优秀的学生。资助标准为8000元/年·生。
2. 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资助标准为5000元/年·生。
3. 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金分3档,分别为特殊困难4000元/年·生,困难3000元/年·生,一般困难2000元/年·生。
(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根据贷款机构不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分为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农村金融合作机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两种类型。两种类型的贷款最高金额均为8000元/生,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均由国家承担。
(三)校内助学金
用于进一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金,资助标准分为2档,分别为特殊困难1000元/年·生,困难500元/年·生。
(四)学校奖学金
1. 优秀学生奖学金:用于奖励德、智、体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学生。一等奖学金1500元/年·生;二等奖学金1000元/年·生;三等奖学金500元/年·生。
2. 校长奖学金:用于奖励在学业素质、科研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校长奖学金每学年评选30名学生,奖励金额为5000元/年·生。
3. 师范专业奖学金:师范类学生享受专业奖学金,500元/年·生。
4. 优秀新生奖学金:对通过国家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录取到我校,总分达到当年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一本分数线以上,在规定时间完成报到和注册手续的全日制本科新生,在取得学籍后,学校给予一次性奖励10000元。
5. 优秀毕业生奖学金:对获得安徽省品学兼优毕业生荣誉的学生,给予500元的奖励;对获得校级品学兼优毕业生荣誉的学生,给予300元的奖励。
(五)勤工助学
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减缓家庭困难学生的经济负担,学校设立500多个勤工助学岗位,参与勤工助学的学生每月可享受一定的勤工助学报酬。
(六)学费减免
减免对象:国家西部助学工程资助对象、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符合我校招生减免奖励政策的学生。减免标准: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视学生经济困难状况和在校表现确定。
(七)临时困难补助
学校每学期划拨一定数额的学生临时困难补助专款,对于家庭突然变故、学生患重大疾病等特殊因素的经济困难学生给予一定补助,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完成学业。
(八)社会捐资助学
学校鼓励和支持有关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学生资助咨询电话:0557-2871227
5.5元
湖北民族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省重点建设高校,是省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学校秉承“博学、博爱、立人、达人”的校训和“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民大精神,坚持“立足湖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始终践行“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地处神奇美丽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邻渝黔,北靠陕渝,校园依山傍水,与龙洞河美景交相辉映。面积近1600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3.25亿元,藏书200余万册,建有完备的现代电子图书系统,电子图书320余万种。
湖北民族大学的历史溯源于1938年建立的湖北省立联中乡村师范分校,后改为湖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1950年更名为恩施师范学校,1978年成立恩施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在恩施师专基础上筹建鄂西大学。1984年4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为鄂西大学题写校名。1989年经原国家教委验收,定名为湖北民族学院,成为普通本科院校。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创办于1958年,并于1977年开办医学本科教育。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湖北民族学院和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北民族学院。2018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湖北民族大学。
学校现设有医学部、文学与传媒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林学园艺学院、临床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学院(部),一所直属附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附属民大医院),两所非直属附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附属恩施州中心医院、附属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本科招生专业54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大学科门类;有民族学、数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林学、中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应用统计、法律、体育、翻译、新闻与传播、能源动力、电子信息、临床医学、中医、会计、艺术1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不断提升。1999、2004、201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学校现有国家级各类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点)15项(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特色专业点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新工科、新农科教改项目3项。有省部级各类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点)118项(个),其中,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5门,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品牌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荆楚卓越人才”项目、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等项目28项,省级(重点)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新活动及创业示范基地等实践教学平台20个,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5个。在新近两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6个一等奖。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9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13个,现有“楚天学者”计划在聘人员9人。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产业技术创新基地、技术推广中心和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11个,湖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湖北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1个。
学校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1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67人,其中教授139人。有国家级、省级专家人才50余人。
学校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近五年来,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30项,其中国家级重点项目2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各类科研奖励28项,出版学术专著122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4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85项。《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选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和2014年版、2020年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学校面向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0余人。学校先后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十万余人,为国家特别是湖北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十三五”期间,学校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484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02项、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303项。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1892项,其中国家级奖86项,省级奖励1255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191篇,获得授权专利(含软件著作权)35项。在近两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学校学生在高脚竞速、板鞋竞速、陀螺和表演项目中共获得8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由学校师生组成的“土苗兄妹组合”参加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原生态唱法金奖和观众最喜爱歌手奖,并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进行演出。由学校21名学生参演的湖北民俗歌舞《山乡春来早》亮相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学校十次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承办的《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会演》。“‘多彩民族和谐民院’民族文化节”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学校涌现出了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全国模范教师肖忠友、“全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李振雨、扎根神农架林区的湖北省十佳师德标兵滕仕琼、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宣传报道的基层支医优秀学子平慧强、身患尿毒症仍在山区支教的教师程靖、为捐髓救人而主动推迟婚期的“最美新娘”向雪敏、极地科考队医赵克昌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德国、法国和俄罗斯等国的多所高校或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稳步发展国际教育,招收来自10余个国家的临床医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的外国留学生和汉语进修生。
学校的办学成就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体育模范集体”“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省级平安校园”“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等多个荣誉称号。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民族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先后多次报道了学校的办学事迹。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教育部、国家民委等国家部委、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多次来校视察,对学校的办学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的湖北民族大学,正坚定的走内涵发展道路,为把学校建成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招生部门:湖北民族大学招生办公室
学校地址:湖北省恩施市学院路39号
电 话:(0718)8277808;8269469;8299029;8456008。
E-mail:hbmyzbc@sina.com
联系人:张老师 曹老师
邮 编:445000
信息发布:http://zsxx.hbmy.edu.cn(湖北民族大学招生信息网)
答疑平台:http://zsxx.e21.cn(湖北招生信息网)
http://gaokao.chsi.com.cn(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校园环境
我校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恩施市城区。这里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临渝黔,北靠神农架,冬少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2℃,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这里交通便利,沪蓉高速、宜万铁路横贯境内,与学校毗邻的许家坪机场可通达全国主要城市。神奇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民族文化、宜人的气候条件,使这里成为了知名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校园依山傍水,花木繁茂,碧草如茵,环境幽雅,独具民族风格的校园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与龙洞河美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是学生求学成长的理想之所。

湖北民族大学商务英语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商务英语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商务英语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商务英语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商务英语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

湖北民族大学日语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日语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日语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日语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日语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湖北民族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湖北民族大学体育教育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

湖北民族大学小学教育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小学教育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小学教育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小学教育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小学教育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

湖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和食品科

湖北民族大学社会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学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社会学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湖北民族大学法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湖北民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

湖北民族大学经济与金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与金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与金融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经济与金融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与金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