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湖北中医药大学和西安工业大学哪个物流管理专业好(物流管理专业西安工大和湖北中医药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18 03:34:25 解决时间:2022-12-16 15:54

满意答案

湖北中医药大学和西安工业大学哪个物流管理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湖北中医药大学和西安工业大学各排行榜,物流管理专业的分数线,物流管理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西安工业大学与湖北中医药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分数对比(湖北)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西安工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湖北中医药大学
(最高/最低分)
物流管理2020理科 -/524(本科二批)-/499(本科二批)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物流管理
西安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西安工业大学重点培育特色专业,“智慧物流”试点专业。
本专业面向区域经济与国防工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国际化视野和创新创业意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物流管理和新型信息技术知识,具备系统优化与决策能力,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国内外大中型物流企业、现代制造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科研院所和政府有关部门等相关领域从事物流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西安工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未央校区就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63
文科556
海南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82
广西工商管理类(5400元/年,在未央校区办学,包含专业: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90
广东工商管理类(非定向)(120202.市场营销+120601.物流管理+020401.国际经济与贸易+120206.人力资源管理+120203.会计学)(办学地点:未央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6
历史类543
江西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5400元)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6
福建工商管理类(含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37
历史类544
安徽工商管理类(5400元/年;含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8
文科578
上海工商管理类(含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专业)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50
黑龙江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文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10
山西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502
天津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未央校区)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571
北京工商管理类(5400元,含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办学地点未央校区)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04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物流管理
湖北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 析、设计、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能在企业、 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从事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 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 类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及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知识,接受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 系统优化与运营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供应链优化、物流系统设计、物流运营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及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知识;

3.掌握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了解物流工程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4.具有进行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 物流管理实际工作能力;

5.具有较宽广的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供应链和物流运作所涉及的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 的标准、惯例、法律、政策等;

6.了解国内外供应链及物流领域理论与实际发展状况和趋势,了解国内外制造企业、流通 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基本物流运作模式,了解国内外物流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7.具有一定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 术应用能力;

8.具有一定的应用知识能力,包括综合实验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 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9.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创业能力、 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物流管理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交通运输。

核心课程:物流学、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流工程、物流信息管理、国际物流、 仓储运输管理、物流经济学、采购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及参加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等国 内外相关专业竞赛等。

主要专业实验:运输业务管理实验、仓储业务管理实验、供应链系统仿真实验、物流管理综合 模拟实验、物流管理课程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湖北中医药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物流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43
广西物流管理(4000元/年)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3
文科523
广东物流管理(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41
河南物流管理(校本部)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7
文科577
山东物流管理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37
江西物流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15
文科563
安徽物流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8
浙江物流管理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73
江苏物流管理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508
上海物流管理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45
黑龙江物流管理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04
吉林物流管理文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90
内蒙古物流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390
文科461
山西物流管理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86
文科532
西安工业大学
275
软科(综合)
194
校友会(综合)
317
武书连
学校简介

西安工业大学创建于1955年,是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军工配套项目,具有鲜明的军工特色,是兵器行业部署在西北地区唯一的本科院校。65年来,学校践行“敦德励学,知行相长”的校训,弘扬“忠诚进取,精工博艺”的校风,注重学生军工品格的锤炼,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区域经济和国防工业输送了14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

学校占地面积1200亩,校舍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1900余人,全日制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2800余人,本科生约1.8万余人。

学校现有15个教学单位,有“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机械工程”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学校有56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

目前,学校有5个学科获批国家国防特色学科,1个学科入选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7个学科列入省级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项目。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5个学科上榜,上榜学科数位于省属高水平大学前列。

学校6个专业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6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2个专业获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

学校有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省级一流课程17门,省级精品课程2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4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6门。

学校有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项目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6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2个。

学校2009年和2014年两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近10年,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2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6项)。2012年成为“陕西省大学生创新能力综合改革试点院校”,2016年成为“陕西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2017年成为“陕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9年成为陕西省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等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国家级奖项,成绩优异。

长期以来学校注重平台和团队建设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学校现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其他省部级研究基地23个。2019年获批共建“轻合金新材料校企联合研究中心”是我校首个“四主体一联合”校企合作共建省级研究中心。拥有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个、陕西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4个,在光学先进制造、特种加工、高性能轻质合金新材料、兵器测试与控制技术等学科具有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

学校目前承担着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社科规划办公室、军委科技委、装备发展部、军兵种装备部、国家国防科工局及省市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委托的各类项目千余项。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成果在国家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至今,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40余项。学校大力加强产学研结合,2017年获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列入西安全面创新改革高校试点单位,2019年获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1项。

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20人;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人;现有国家级人才13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省级人才19人,其中陕西省“三秦学者”岗位特聘教授1人;陕西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项目入选者2人,陕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2人;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省青年科技新星9人、省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3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5个,省级教学名师19人。

“十二五”以来,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2011年,学校成为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2年,实现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建。2013年,学校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获批成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2015年,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年实现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2017年,实现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共建。2018年,入选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9年,获批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优势学科、专业、团队和平台

科研及教学成果: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

省级教学成果获奖33项

5个国家国防特色学科:光电成像技术、军工制造及其自动化、军用关键材料、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武器系统与工程。

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力资源管理、机械电子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对抗技术、会计学、产品设计。

6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

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软件工程、人力资源管理、自动化。

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金属材料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1个国家级双语教学课程:材料科学基础双语课。

6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创新创业学、电工电子技术、创新工程实践、机械设计基础、光电仪器设计、书法创作实践。

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精密与超精密加工及测量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网络与检测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光学先进制造与光电检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西安工业大学-陕西北方动力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力资源管理、机械电子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对抗技术、会计学、产品设计、

汉语言文学、测控技术与仪器、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书法学、工业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与计算科学、通信工程、材料化学。

9个省级特色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力资源管理、自动化、光电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汉语言文学。

17门省级一流课程:创新创业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材料研究方法、行书教程、超空泡射弹水下试验测试虚拟仿真实验、齿轮智造虚拟工厂仿真实验、火炮基本运动机构创新设计与测试虚拟仿真实验、涉危化品实验关键单元操作规范的虚拟仿真、汇编语言与微机接口、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基础、中外城市建设史、创新工程实践、机械设计基础、光电仪器设计、中国现当代文学、书法创作实践。

21门省级精品课程:光学零件工艺、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工科电路分析、物理光学、工程力学、机电系统设计、软件工程、光学零件工艺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市场营销、工程测试技术、书法、仪器制造工艺学、大学物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材料加工基础、信号与系统、机械制造工程学。

25个省级教学团队:光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电工电子教学实验团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工商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书法专业教学团队、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团队、工科数学教学团队、机械电子教学团队、材料物理专业教学团队、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机械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信息对抗技术教学团队、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团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大学物理教学团队、产品设计专业教学团队、大学英语教学团队、材料化学专业教学团队、软件设计类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湖北中医药大学
281
校友会(综合)
320
武书连
40
软科(医药)
学校简介

湖北是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湖北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湖北省唯一一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其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2003年,原湖北中医学院与原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新的湖北中医学院,2010年3月更名为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校是我国较早开办中医本科教育和最早开办中医研究生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是湖北省第一所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高校,湖北省首批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省属高校;还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坐落于江城武汉,两校区办学,占地总面积1610亩,建筑总面积54.3万平方米。昙华林校区位于武昌中心城区,历史人文底蕴浓厚,古朴典雅,书香氤氲;黄家湖校区为山水园林式校园,现代化功能齐全,大气磅礴,秀美庄严。学校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2.23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55.5万册、电子图书144.7万册。校本部现有教职工1210人,其中,专任教师737人,具有高级职称539人;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1.78万人,其中本科生1.5万人,研究生2195人,留学生215人。

在六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弘扬“求真求实 精勤博极”的时珍精神,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科学与人文相融”的办学理念,秉承“勤奋 求实 发掘 创新”校训,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迄今共培养十万余名毕业生,涌现了一批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973中药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在内的知名校友。

学校办学层次齐全,涵盖本科、硕士、博士生教育;办学类型较为丰富,涵盖国内普通高校全日制教育、海外留学生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等。学校现有35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经济学7个学科门类。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含中医学、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含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护理学和医学技术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医、中药学、护理、翻译、药学和公共管理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中医学和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学校不断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拥有3个教育部特色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5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拥有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学校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特色发展。学校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现有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学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拥有3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个省级优势学科群;建有5个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专科、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0个省级重点专科。临床专科建设成效明显,肝病科、肾病科进入国家区域诊疗中心行列。

学校建有1个中药资源与中药复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湖北省中药资源与中药化学重点实验室,3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道地药材与创新中药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基地,1个针灸治未病国际合作基地,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及其他16个省级、武汉市科研平台。学校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药防治肝病基地、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重点培育联盟理事长单位、国家疫病防治建设中心、湖北省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基地道地药材与创新中药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基地的依托单位,是全国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培训和研究中心、全国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中心、湖北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

学校拥有李今庸教授、梅国强教授、凃晋文教授国医大师3人,全国名中医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2人;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岐黄学者2人、“楚天学者计划”楚天学子1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9人;1人家庭入选全国首批“教育世家”;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1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0人;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8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14人;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二层次2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4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13人;湖北中医大师10人,湖北中医名师19人;湖北名师4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9人;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9人,全国中医药骨干人才5人;湖北省中青年知名中医6人;湖北省医学青年拔尖人才第一层次、二层次2人;湖北省高次层次人才计划专家23人;4人获湖北省道德模范、师德先进个人、“荆楚好老师”。建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综合基地”。

学校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是全国第一批有条件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也是我省第一批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省属高校。享有对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研究生资格,涵盖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多个层次;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所高校、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医药在海外的发展。选派教学、临床骨干出国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交流,开展国际协作和科研合作。学校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建有“中医药高等院校教学与管理人员对外交流基地”和“中–马(马来西亚)中医药中心”。学校附属湖北省中医院选派中医专家赴非洲执行医疗援助任务,积极承建中国(湖北省中医院)-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本·阿克隆医院)中国“中医中心”建设合作项目。

近年来,学校在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学科建设、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学校连续3届获评全国文明单位、连续7届获评湖北省文明单位、连续2届获评湖北省文明校园后,入选2021-2023年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多项。学校是“湖北省高校党支部规范化试点高校”“湖北省示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6个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2名研究生入选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先后被授予“湖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高校”、“湖北省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综合治理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湖北省企业、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一级”单位。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开展疫病科技攻关;国医大师梅国强教授指导完成 “肺炎1号”“强力肺炎1号”;吕文亮教授全国率先编制发布中医药预防新冠肺炎居家预防养护简易手册,主持科技部“新冠肺炎防治重大专项”;附属湖北省中医院陆定波教授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王平教授牵头主编“中医抗疫100问”专刊,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赠阅给全球十多个国家;1名教师获“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六十余载躬耕树蕙,弦歌不辍;新一甲子奋进跨越,再续华章。“十四五”学校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学校将以更广的视野、更大的格局、更强的担当,继续扎根荆楚大地,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双一流”建设,面向行业,辐射全国,以锐意进取的新姿态、谋事创业的新作风、行稳致远的新步伐,顶压奋进、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加快建设全国一流中医药大学和一流中医院,在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医药事业发展,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等方面积极作出新贡献。


  中专 2022-12-16 15:54

相关问答

  • 我要读技校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中药资源与开发和物流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中药资源与开发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中药资源与开发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

  • 我要读技校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中药学和物流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中药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中药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中药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中药学和物流管理

  • 我要读技校

    湖北中医药大学药事管理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湖北中医药大学药事管理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药事管理和物流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药事管理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药事管理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药事管理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药事管

  • 中专学校

    湖北中医药大学药物制剂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湖北中医药大学药物制剂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药物制剂和物流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药物制剂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药物制剂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药物制剂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药物制

  • 我要读技校

    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药学和物流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药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药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药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药学和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

  • 中专学校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中西医临床医学和物流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中西医临床医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中西医临床医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

  • 我要读技校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中医学和物流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中医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中医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中医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中医学和物流管理

  • 中专学校

    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针灸推拿学和物流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针灸推拿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针灸推拿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针灸推拿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

  • 中专学校

    湖北中医药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湖北中医药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质量与安全和物流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质量与安全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食品质量与安全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

  • 中专学校

    湖北中医药大学制药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湖北中医药大学制药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制药工程和物流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制药工程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制药工程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制药工程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制药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