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工科试验班(环境与生物)(环境工程、生物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6 |
| 经济管理试验班(工商管理、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 | - | 3 | |||
|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国家专项计划) | 国家专项计划 | - | 1 | ||
|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 普通类 | - | 2 | ||
| 能源动力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 - | 2 | |||
| 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国家专项计划) | 国家专项计划 | - | 2 | ||
| 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 普通类 | - | 6 | ||
| 自动化类(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 - | 2 | |||
| 自动化类(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国家专项计划) | 国家专项计划 | - | 2 | ||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国家专项计划) | - | 2 | |||
| 车辆工程(国家专项计划) | - | 2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普通类 | - | 2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专项计划) | 国家专项计划 | - | 3 | ||
| 软件工程 | 普通类 | - | 2 | ||
| 土木工程 | - | 2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 | 2 |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 | 2 | |||
| 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专项计划) | 国家专项计划 | - | 2 | ||
|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普通类 | - | 1 | |
| 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 - | 2 | |||
| 自动化类(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 - | 2 | |||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 | - | 2 | |||
| 车辆工程 | - | 2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 3 |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 | 2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6 | 5285 |
| 工科试验班(环境与生物工程) | 626 | 5285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26 | 5285 |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627 | 5110 | |||
| 经济管理试验班 | 627 | 5110 | |||
| 能源动力类 | 628 | 4947 | |||
| 电子信息类 | 630 | 4636 | |||
| 机械类 | 630 | 4636 | |||
| 土木工程 | 630 | 4636 | |||
| 软件工程 | 636 | 3774 | |||
| 自动化类 | 636 | 3774 |
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先进 制造以及企业现代化生产管理为基础理论知识和综合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等应用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系统地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 宽广的技术基础知识,掌握船舶性能分析、船舶结构设计、船舶建造、船舶企业生产规划与管理以及生产过程信息化等领域的专业知识,了解其专业学科的前沿及最新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
高等数学、理论力学、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材料力学、流体力学、船舶静力学、船舶数字化基础、船舶阻力、船舶推进、船舶结构力学、船舶设计原理、船舶 CAD/CAM技术、现代船舶建造技术、船舶焊接技术、 船舶结构强度与规范设计、高速艇设计、船体振动基础和船舶操纵性与耐波性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山东及全国的船海工程企事业单位从事船舶设计与研究、船舶建造与规划、船舶生产过程 管理与经营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专业简介
材料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新材料技术是工业革命和产业发展的先导;新材料技术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导;新材料技术是一切工业发展的关键共性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是研究有关材料成份/结构、制备/ 合成、性能/组织和使用效能及其关系的科学理论与生产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培养从事新材料设计、研制、组织性能控制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宗旨。着重研究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的开发、加工制备以及性能优化,从而实现对优异性能材料的上游选择与控制,在国防科技、高端装备制造与新型材料开发领域起到重要的作用。本专业拥有石墨深加工研发中心、特种陶瓷实验室、高性能材料模拟与计算平台、哈工大生物医学材料科研创新团队。本专业属于哈工大材料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综合实力较强,能够进行本科、硕士、博士的多层次人才培养。
主要专业课程
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热处理原理与工艺、金属材料学、材料分析与测试技术、金属腐蚀与防护、陶瓷材料与工艺、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复合材料学等。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在金属、无机非金属、高分子以及特殊功能材料行业中机械制造、船舶制造、汽车制造、飞机制造、电厂电站、钢铁生产、轨道交通、仪器仪表等领域的企业从事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制造、质量检测、产品营销相关工作,也可以在科研机构从事新材料开发、新工艺研究及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简介
土木工程是建造与人类的生活、生产、科学研究等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是一门古老而又富创新活力的学科。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能在建筑工程、桥梁和道路工程等领域的施工、设计、研究、教育和管理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
结构力学、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测量学、土木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质学与土力学、钢结构原理与设计、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结构试验与检测、结构抗震设计等。
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可选学:高层建筑结构、大跨空间结构、组合结构、桥梁工程、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等课程。
就业方向
建筑、桥梁或公路等施工企业、工程质量和工程建设的监督或监理部门、建筑或市政工程设计院所、土木工程科研院所、政府建设职能部门、机关及企事业等单位的基建管理部门、具有土木工程专业的教育部门、房地产公司等。
专业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软件学院创建于2004年,是哈工大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哈工大校本部共享软件工程一级学科。软件工程专业依托计算机学科的综合优势,面向软件产业需求,坚持“国际化,工业化,高质量,高速度”的办学理念,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求实创新,探索进取”,培育一流的软件产业人才。在课程体系架构上,主要包括计算机理论、计算机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等五大系列课程。面向需求分为物联网与嵌入式软件开发、数字化企业与电子商务、动漫与游戏软件开发、移动互联网软件设计与开发等四个专业方向。按照能力体系和素质体系两条主线培养学生的工程问题求解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工业化实践能力,使之成为软件产业急需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软件人才。
坚持国际化办学是本专业的特色。在办学理念、教师资源、教学方法和学生培养等方面实现国际化。学院现有13名教师具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每年还派出教师出国访学或交流合作。聘请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澳大利亚Bond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意大利帕维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海外学者教授来校授课、讲学,并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意大利帕维亚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海外高校签订了学生联合培养协议。
面向工业化需求是本专业的目标。软件工程专业是我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试点专业。长期以来,与国内外知名IT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把校企合作引入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工业化实践教育体系。本专业设有多个校企联合实验室,例如,与日本瑞萨公司合作成立的嵌入式软件联合实验室、与浪潮通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ERP联合实验室、与苏州蜗牛筹建的游戏设计联合实验室等,为学生开发实际项目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三年级学生设有企业项目实训环节,将学生派到大连华信、东软等企业,亲身体验企业的真实研发环境,有效提升软件开发及管理经验;四年级学生设有10个月的工业实习环节,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工业化经验,提高进入社会的实战能力。目前已与北京、上海、大连、苏州、无锡、杭州、深圳、广州、珠海、青岛、济南、威海等地的60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主要专业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概论、面向对象技术与UML、软件体系结构、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系统分析与解决方案、NET架构与实践、J2EE架构与实践等。在方向专业课方面开设物联网与嵌入式软件开发系列课程5门、移动计算技术系列课程5门、游戏软件开发系列课程5门、数字化企业与电子商务系列课程5门。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适合到IT行业、国防、航天、政府、金融、科研院所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设计与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人文科学修养和创新意识,适应社 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和力学基础,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 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该行业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研 究、设计、建造、检验、维修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工程环境学等方面 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工程制图、力学分析、结构设计、工艺技术、计算机辅助工程、工程管 理等方面的系统训练,形成研究、设计和建造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人文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2.掌握数学、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船舶和海洋结构物的力学分析方法、设计建造和施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4.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分析、设计、制图和工程管理的能力;
5.熟悉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法规制度、行业要求、海事公约和规范标准;
6.了解船舶和海洋工程开发研究的学术前沿和先进设计制造理念;
7.具有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建造和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 的基本能力;
8.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主干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
核心知识领域:力学、工程图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建造工艺、结构物性能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理论力学(68学时)、材料力学(68学时)、工程图学(34学时)、船舶动力系统( 51 学时)、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设计(51学时)、现代造船技术(43学时)、船体构造与制图(51学 时)、船舶流体力学(68学时)、船舶结构力学(68学时)、船舶设计原理(51学时)、船舶原理I、 Ⅱ(119学时)。
示例二:理论力学(72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工程图学(70学时)、流体力学(72学 时)、船舶结构力学(64学时)、船舶图形学(64学时)、船舶静力学、阻力、推进、耐波性(192学 时)、船舶设计原理(56学时)、船舶建造工艺(56学时)、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56学时)、海洋平 台设计原理(32学时)。
示例三:理论力学(56学时)、材料力学(72学时)、工程图学(48学时)、流体力学(56学 时)、船舶结构力学(40学时)、船海工程构造与制图(48学时)、船舶静力学、快速性(112学时)、 船舶设计原理(40学时)、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40学时)、船舶建造工艺(4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课程设计、金工实习、专业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性实践活动。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性能试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结构力 学试验、专业综合性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简介
该专业是山东省特色专业,也是山东省重点学科。
本专业设两个专业方向:
汽车方向
新能源汽车方向
该专业培养从事汽车产品设计、制造、试验检测和科学研究、新能源汽车技术及应用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适应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对车辆工程的人才的需求。山东省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汽车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汽车电子技术、汽车零部件快速设计制造技术、新能源汽车等。该专业以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试验技术、汽车CAD/CAM、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新能源汽车方向)、电动汽车性能与仿真(新能源汽车方向)为教学内容的核心,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扎实的汽车构造与理论知识、出色的汽车设计能力的优秀人才,具有较强的开发和研究能力。教学环节中突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汽车现代设计及快速制造技术结合、新能源汽车技术及系统测试仿真结合(新能源汽车方向),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新技术进行汽车设计、研究与开发的能力。该专业已有多名学生参与英国伯明翰大学联合培养项目,每年均有学生参与美国大学短期实习项目,以及赴台湾及韩国交流学习。
主要专业课程
汽车方向: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试验学、汽车CAD/CAM、汽车电子技术、汽车车身设计,以及汽车拆装实习等特色专业实习环节。
新能源汽车方向:汽车构造、汽车理论、电动汽车结构与原理、电动汽车驱动技术、电动汽车设计及仿真等特色专业实习环节。
毕业生适用工作领域
毕业生能胜任在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行业及其相关企事业、科研院所从事汽车产品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电化学工程是哈工大最具传统的学科之一,在业界享有较高知 名度。威海校区的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是在传统电化学工程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依托山东省电化学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海洋化学重 点学科,设有化学电源、电镀与电解、金属腐蚀与防护等方向,突出 化学工程与工艺在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和海洋金属腐蚀与防护方面的开发及应用,在化学电源、表面处理等领域居全国领先行列。本专业所在的应用化学系现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导师11人,1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科研方向涉及电化学、 精细化学品、分离科学、高分子化学和天然产物合成化学等方向。本专业学生在课余或本科毕业设计期间,可以选择进行交叉融合型科学研究,以成为国家更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化工工艺、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电化学原理、电化学测量、现代电化学、涂装工艺学、化学电源工艺学、电镀工艺学、新型化学电源、电化学表面活性剂、新型电化学材料、金属腐蚀原理、 电化学综合实验及电化学工程实验等。有兴趣的学生也可选修本专业以外的其它相关专业的本科生课程。
就业方向
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本科生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深受国内外高校、企业和研究机 构的广泛好评,毕业生连续多年供不应求,就业率接近100%。学生毕业后可在化工、能源、精细化学品、医药、大型制造业、材料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 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学校拥有本专业相关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学生可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研究生就业率接近100%。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去向主要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 名牌大学,其中相当比例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美国、意大利、丹麦、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继续深造。

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上海市招生专业: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办学点:威海,语种:不限、车辆工程办学点:威海,语种:不限、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专业,办学点:威海,语种:不限、电

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黑龙江省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工科试验班(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环境与生物)、土木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朝鲜语、英语、能源动力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类(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

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吉林省招生专业:机械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数学类、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工程、软件工程、汉语言文学、工科试验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类、自动化类、车辆工程、朝鲜语、土木工

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辽宁省招生专业:车辆工程、能源动力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英语、工科试验班(环境与生物)(环境工程、生物工程)、软件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数学

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内蒙古招生专业:车辆工程办学地点:威海、工科试验班(环境与生物)(包含专业:环境工程、生物工程)办学地点: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办学地点:威海、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办学地点:威海、软件工程办学地点:威海、电子信息

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西省招生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类(包含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数学类(包含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交通工程、自动化类(包含专业: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软件工程、船

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河北省招生专业:车辆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试验班(含工商管理、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土木工程、机械类(含机械

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天津市招生专业:电子信息类、经济管理试验班、计算机类、机械类、自动化类、车辆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10个专业。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天津市录取分数线(供

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北京市招生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车辆工程、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经济管理试验班、机械类、自动化类等8个专业。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

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云南省招生专业: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车辆工程、土木工程、自动化类(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国家专项计划)、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