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17 | 海洋工程类(船舶与海洋工程)(造船)(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481 | 25348 |
| 2017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B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492 | 5755 |
| 2017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4 | 15334 |
| 2017 | 应用统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4 | 15334 |
| 2017 | 生物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4 | 15334 |
| 2017 | 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5 | 15122 |
| 2017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5 | 15122 |
| 2017 | 粮食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5 | 15122 |
| 2017 | 工业设计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5 | 15122 |
| 2017 | 应用物理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6 | 14897 |
| 2017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6 | 14897 |
| 2017 | 轮机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6 | 14897 |
| 2017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6 | 14897 |
| 2017 | 工业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6 | 14897 |
| 2017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6 | 14897 |
| 2017 | 工程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6 | 14897 |
| 2017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7 | 14687 |
| 2017 | 金属材料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7 | 14687 |
| 2017 | 英语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7 | 2821 |
| 2017 | 人力资源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7 | 2821 |
| 2017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8 | 14470 |
| 2017 | 翻译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8 | 2731 |
| 2017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9 | 14258 |
| 2017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9 | 14258 |
| 2017 | 水声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9 | 14258 |
| 2017 | 公共事业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0 | 2600 |
| 2017 | 电子信息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1 | 13870 |
| 2017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1 | 13870 |
| 2017 | 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1 | 13870 |
| 2017 | 金融工程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1 | 2540 |
| 2017 | 机械电子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3 | 13483 |
| 2017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3 | 13483 |
| 2017 | 财务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3 | 2416 |
| 2017 | 应用化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4 | 13289 |
| 20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5 | 13080 |
| 2017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6 | 12910 |
| 2017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1 | 11977 |
| 2017 | 会计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1 | 1985 |
| 2017 | 经济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1 | 1985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 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 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兼学主要英语国家的文 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艺术、法律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系统、科学的英语听、说、读、 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掌握英语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与海内外人士进行跨文化交 际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英语语言学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运用英语和本族语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和科学 研究的能力;
3.具有熟练运用英语,与海外人士进行口头与书面交流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 术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求实创新的 精神、专业学科意识和思辨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 译等。
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语言学导论、英语语音学、英语词汇学、英语文体学、报刊选读、 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学术论文写作、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语教学法、翻译理论与实 践等。
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应不低于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40%,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学 时应占专业教育学时总量的35 010左右。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学习 和实践活动中。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学生积 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专业实践(如涉外活动和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五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 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应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及其他 工作的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与化工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具有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较系统的科学思维和应用研究的基本训练,初步具有综合 运用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2.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和化工的发展动态、应用前景和 行业需求;
3.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学、化工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生命、环境、材料、能 源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
4.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具有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5.能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从事应用化学研究、开发和其他实际工作的 能力;
6.具有较强的学习、交流、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7.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化学。
核心知识领域:物质的结构层次、形态与构效关系,化学键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化学反应的 方向、限度、速率和机理,无机和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分离、分析与表征、反应与性质,化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技术,常用化学与化工仪器设备的原理和应用,化学品的开发、规模制备、加 工与应用方法,化学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的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无机化学(96学时)、分析化学(80学时)、有机化学(96学时)、物理化学(128学 时)、化工原理(32学时)、工业化学(32学时)、高分子科学导论(32学时)、生物化学(32学时)、 绿色化学(32学时)、化学信息学(48学时)、无机化学实验(96学时)、分析化学实验(120学 时)、有机化学实验(144学时)、物理化学实验(96学时)、化工原理实验(16学时)、应用化学综 合与设计实验(96学时)。
示例二:普通化学概论(90学时)、元素无机化学(36学时)、分析化学(108学时)、有机化学 (108学时)、物理化学(108学时)、化工基础(54学时)、化工制图(36学时)、应用高分子化学 (36学时)、精细化学品化学(36学时)、基础化学实验(98学时)、仪器分析实验(56学时)、有机 化学实验(98学时)、物理化学实验(84学时)、化工基础实验(28学时)、应用化学实验(112学 时)、应用化学综合与设计实验(56学时)。
示例三:无机化学(64学时)、定量分析化学(48学时)、有机化学(96学时)、物理化学(96 学时)、仪器分析(48学时)、化工原理(112学时)、化工设备机械基础(48学时)、精细化学品工 艺学(64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312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60学时)、化工原理实验(48 学时)、探究性化学实验(64学时)、应用化学专业实验(6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化学实验、化工实验、物理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基础化工实验、研究性化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0704 天文学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与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 知识,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究 和新产品开发的学科交叉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工程产品生 产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思维与实践创新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生物 工程产品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操作技术,具备生物产品制造和研发中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 能力,同时根据生物制药、环境生物工程、轻化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生物系统工程等专业方向,确 立人才培养特色。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生物学与工程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有数理化扎实基础以及计算机及 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3.掌握生物工程产品的分析方法,生产设计方法与实验技术;
4.具有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研究开发及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
5.熟悉生物工程所涉及领域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生物工程技术研究的前沿、应用前景、最新技术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不断获取新知 识的能力;
8.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工程制图、化工原理、发酵工程、生物分离 与反应工程、生物工程设备与设计。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生物化学(96学时)、微生物学(48学时)、细胞生物学(48学时)、化工原理(72学 时)、发酵工程(32学时)、基因工程(32学时)、分子生物学基础(32学时)、生物分离工程(32学 时)、生物工程设备与设计(48学时)等。
示例二:化工原理(96学时)、生物化学(64学时)、微生物学(48学时)、发酵工程(48学 时)、生物分离工程(48学时)、基因工程(32学时)、生物工程设备(48学时)等。
示例三:化工原理(80学时)、生物化学(80学时)、微生物学(64学时)、分子生物学(32学 时)、生物反应工程(40学时)、生物分离工程(40学时)、生物工艺学(40学时)、发酵设备及工厂 设计(48学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基本技能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发酵工程实验、生物分离工程实 验以及与专业方向相关的特色专业实验课程。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Q1: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本专业的研究对象与能源动力和环境污染密不可分。本专业主要学习涉及各种能量的转换和有效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同时关注过程中和过程后的排放及节能环保问题。本专业着重培养集现代信息技术和能源与动力工程知识为一体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学生将系统学习工程技术基础知识、流体与热科学的基础理论和能源与动力工程方向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计算机和测量控制方面的知识。
Q2: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哪些?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燃烧学、传热学等基础课程,锅炉原理、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机械原理与设计、测试原理与技术、热工过程自动控制、节能热质传递原理等专业课程。
Q3:本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本专业注重学科交叉,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学生可以通过力学理论(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工程材料、工程图学、机械设计、程序设计、电工电子学理论、自动控制理论等的学习,掌握工程技术领域必需的基础理论,能灵活选择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通过热工学理论、测量与控制等专业方向核心课程,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相关的技能训练,具备从事热电企业生产管理和能源科技创新的能力,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如果你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精神和创新意识,你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Q4:在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本专业某些课程很抽象,比如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和汽轮机原理等课程,需要学生有较好的数学知识。作为典型的工科专业,在实验和实习中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另外,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外语水平也成为学生走向世界的一大挑战。
Q5:社会上对本专业是否存在理解误区?
本专业方向可分为“热”和“冷”两大方面。可能会有一部分人将热能和“烧锅炉”联系在一起。其实,本专业更侧重于锅炉的设计制造与运行,以及提高发电效率与综合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即便是烧锅炉,也是对完全自动化的大型锅炉进行运行管理,如电厂锅炉。提起制冷,大家常常会想到“修冰箱”“修空调”。其实这些工作更多是各类技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而制冷涉及从常温到接近绝对零度广阔温区上的诸多领域,空调和冰箱的温区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另外,本专业有些概念很抽象,学生在理解上会有些困难。然而这些概念和定律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现在还有人在继续发明永动机,也是因为没有很好地把握和运用热力学中的这些抽象的概念和定律。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科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能源的有效开发与合理利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泉,它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竞争实力和综合国力;动力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力、石油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保证动力设备高效、安全和低污染运行,是能源与动力学科主要研究内容。本专业具备“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专业特色,多模块专业课程设置,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兼顾技术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本专业是宽口径专业,现有热工过程自动化、内燃机、热能工程和制冷与低温工程等多个专业方向。
Q6:社会生活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本专业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
本专业社会辐射面极广,衣食住行、环保,几乎没有一个方面不涉足。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能的产生,就是本专业的内容,生活中若没有了电,那是难以想象的;如制冷和暖通,让人们拥有更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如余热回收、燃烧污染物的控制、供热工程等。
Q7: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是面向哪些行业?
毕业生可选择电力系统设计研究院所、火力发电厂、锅炉动力设备制造、空调系统、换热器、汽车动力设备等企业、高等院校及有关能源、环保方面的公司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有关研究、教学、开发、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成绩优秀者可以免试或通过考试进入研究生阶段继续深造。本专业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相关行业的欢迎。
Q8: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有哪些精彩的学科竞赛?
本专业学生在就读期间可以参加“星光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数学建模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各类竞赛。通过各类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手脑并用的能力等,为学生就业或继续深造奠定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由浙江大学岑可法院士倡议,浙江大学发起,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每年举办一届。长期以来,节能减排大赛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我校学生积极踊跃参加该项赛事,并屡获佳绩。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以复合型知识结构为基础、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金融 工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系统掌握金融学基本理论及 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金融财务方面的知识;突出金融数量方法的 学习,强调对于金融问题的分析、研究、应用能力和金融工程素质的培养,在专业基础理论和实务 创新的平台上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掌握现代金融工程学理论、证券分析技术与融资操作技能, 具有较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学习金融工程学的基础知识,强调实践内容与理论内容相结合,注重 基本技能与综合应用能力两方面实践,突出实践内容的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培养既掌握金融工程理论与实务,又熟悉金融工程领域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 本能力;
2.掌握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技能,具有扎实的数学、计量经济学 基础,掌握基本的数学建模技巧和进行金融市场实证研究的技能;
3.注重与信息技术、管理、工程学等其他学科或专业的交叉,具有较强的金融分析能力、策 划能力、金融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4.掌握企业(个人)投资和融资、金融产品的设计、金融工程软件操作等方法或技能,具有创 新型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与实施能力,并具备产品定价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5.英语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能熟练地查阅英文文献。
主干学科: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双语)、投资学、金融工程学 (双语)。
核心课程:金融衍生工具、货币银行学、风险管理、计量经济学、数理金融、统计学、财政学、会 计学、投资银行实务、公司金融、财务报表分析。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程(含金融工具模拟设计、证券模拟交易、SAS软件操作等)、 社会实践(含社会调查、实习等)、科研和论文写作(含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科研实践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2019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船舶与海洋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4分,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5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5分,通信工程(嵌入式培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8分,财务管理文科录取分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2020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船舶与海洋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6分,通信工程(嵌入式培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6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8分,工程造价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0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2021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程造价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1分,通信工程(嵌入式培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7分,船舶与海洋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0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1分,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

2021年江苏科技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化学、生物技术、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工商管理类(会计学、财务管理)、工业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应用物理学

江苏科技大学2018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公共事业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28分,俄语(英语,俄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29分,翻译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31分,会计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35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37分,经济学文科录取分数线

江苏科技大学2019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财务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39分,公共事业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39分,俄语(英语,俄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39分,翻译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45分,经济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46分,英语(英语考生)

江苏科技大学2020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粮食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4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5分,工业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7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8分,生物技术理科录

江苏科技大学2021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生物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9分,轮机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0分,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粮食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0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1分,土木工程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2017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通信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44分,船舶与海洋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49分,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4分,经济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93分,财务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99分,英语文科

江苏科技大学2017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海洋工程类(船舶与海洋工程)(造船)(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1分,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92分,食品质量与安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4分,应用统计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