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省控线 |
|---|---|---|---|---|---|---|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 | 484 | 19906 | 415 |
| 本科二批A段 | - | 365 | 55052 | 280 | ||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 | 504 | 4922 | 472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英语(师范类)(招英语考生,英语成绩达到120分(含)以上)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1 |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 四年 | 2 | |||
| 物理学(师范头) | 四年 | 2 | |||
| 化学(师范类) | 四年 | 2 | |||
| 生物科学(师范类) | 四年 | 2 | |||
| 社会工作(含职教师范) | 本科二批A段 | 四年 | 2 | ||
| 材料化学 | 四年 | 2 | |||
| 虚拟现实技术(软件动漫学院所属专业,泰豪校区就读) | 四年 | 2 | |||
| 涂料工程 | 四年 | 2 | |||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 四年 | 2 | |||
| 英语(师范类)(招英语考生,英语成绩达到120分(含)以上) | 四年 | 2 | |||
| 历史学(师范类) | 四年 | 2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涂料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65 | 55052 |
| 材料化学 | 373 | 52473 | |||
| 虚拟现实技术(软件动漫学院所属专业泰豪校区就读) | 373 | 52473 | |||
| 社会工作(含职教师范) | 379 | 50491 | |||
| 英语(师范类)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82 | 6935 |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84 | 19906 | |
| 生物科学(师范类) | 484 | 19906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 485 | 19683 | |||
| 物理学(师范类) | 485 | 19683 | |||
| 化学(师范类) | 488 | 19042 | |||
| 历史学(师范类)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04 | 4922 |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 505 | 4834 | |||
|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 506 | 4754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材料化学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领 域从事科研、教学、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材料学科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与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 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运用化学和材料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进 行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材料学科及相关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材料合成(或制备)和材料结构与性能测定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 技能;
3.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专业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设计实验,创造实验 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并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4.熟悉国家关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科技开发及相关产业的政策,国内外知识产权等方 面的法律法规;
5.了解材料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产业的发展 状况;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
核心知识领域: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 学、结构化学、近代分析测试技术、合成技术与方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验、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科技训练、毕业 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 材料化学专业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 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 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 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 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 语、现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家机关、新闻出 版、文教事业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历史学科复合型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 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专业工作和历史学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 了解;
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与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4.熟悉古文字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及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 学、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历史学基本理论;
5.了解国内外历史学研究与教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史、世界史。
核心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外国历史要籍介绍及 选读、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考察、教学实习、读书报告、学术前沿讲座、 大学生科研立项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我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福利事业发展需要,具有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实务技能,具备创新能力和专业服务社会的复合型人才。
毕业生能在社会服务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基层社区等提供专业的社会服务工作和管理工作,同时能够运用专业技能和训练创办和管理社会组织,洞悉新媒体和社会环境下的社会需求,运用创新性思维和网络平台,开展公益和提供专业社会服务,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促进社会良性和谐发展。
主要专业课程有: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导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政策、人类行为与社会与环境、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社会保障概论、国外社会学理论、组织行为学、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等。
适应的工作部门和项目:在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司法、公安等职能部门中从事社会政策制定、执行等工作。在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类事业单位及与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相关的群团组织和相关民间组织从事专业服务工作。在街道、社区居委会从事专职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工作;也可以经政府批准,建立独立的民间社会服务机构,从事社会工作服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在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不断推进的今天,社会各部门对本专业毕业生有较强的需求。
1、专业介绍: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源于 1975 年创办的江西大学外语系,2008 年,英语专业开设了语言文学方向和英日方向。2015 年,在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英语专业排名全省第一。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 35 人。其中教授 7 人,副教授15 人;博士学位教师 14 人,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 1 人,硕士学位教师 20 人;硕士生导师 9 人,省高校学科带头人 2 人,省级骨干教师 2 人;客座教授3 人,外籍教师 4 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 10 人。近年来,英语专业教师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7 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3 项。
本专业秉承“中外并蓄,德业兼修”的院训,践行“语言与文化融合,专外与二外并举,知识与实践统一”的人才培养理念。按照“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宽适应、重创新”的要求,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基本功,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思想道德素质过硬,厚实的专业知识且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英语专业人才。
本专业开设的英日方向旨在培养同时具有扎实的英语和日语听、说、读、写、译基本功,熟练地运用英语和日语在学术、外事、教育、企业、经贸、文化、科技、旅游、军事、新闻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及研究工作的双外语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英美日等国的知名高校开展学分互认项目和假期学习与实践活动。
本专业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学生在国家级、省级专业赛事中屡获佳绩。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素质全面。近四年来,本科生考(保)研、留学录取率达 40%,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 95%。
2、主要课程:英语写作、英语听力、新闻视听、英语会话、英语演讲、英语国家概况、高级英语、英美文学史、语言学导论、翻译理论与实践、口译、高级写作等课程,还开设了人文社科选读、影视欣赏、英美文学选读、科技英语、同声传译等选修课程。英日方向还开设了日语会话、日语听力、高级日语、日语视听、日语翻译、日语商务等课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数理化基础、人文社 科素质、国际化视野和科学思维能力,接受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 识和技能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化基础、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人文社科知 识,接受专业技能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科学思维和国际化视野,掌握从事生物学及 相关领域基础科学研究及应用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的学科基础,具有计算 机及信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3.掌握群体、个体、细胞和分子等生物学不同层次的分析方法与实验技术;
4.具有从事生物学相关领域研究、教学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5.熟悉生物学及其发展规划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国内外的生物学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 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医学、农学。
核心知识领域: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及其重要生命活动、动物体的结构 与功能、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微生物的特征与代谢、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生物与环境。
核心课程示例(以下课程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
示例一:动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时)、植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 课48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48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 48学时)、遗传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 时)、分子生物学(32学时)等。
示例二:动物生物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32学时)、植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 课32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32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 32学时)、遗传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 时)、生态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分子生物学(32学时)等。
示例三:植物生物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64学时)、动物生物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 课64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32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 学时)、遗传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 时)、分子生物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野外综合实习、综合实践及毕业论文、学术与科技活动等。
主要专业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和动物生物学实验(或普通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 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 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 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 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 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 语、现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 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及其他工作 的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 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较系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综合运用化 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教学和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2.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的知识体系、学科前沿、发展趋 势和应用前景;
3.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生命、环境、材料、能源等相 关领域的基础知识;
4.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具有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5.能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从事化学研究、教学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学习、交流、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7.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化学。
核心知识领域:物质的结构层次、形态与构效关系,化学键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化学反应的 方向、限度、速率和机理,无机和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分离、分析与表征、反应与转化、性 质与应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技术,常用仪器与设备的原理与应用,化学信息获取、处理和表 达的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普通化学(64学时)、定量分析(32学时)、有机化学(80学时)、无机化学(64学 时)、结构化学(64学时)、仪器分析(32学时)、高分子化学(32学时)、化工基础(32学时)、物理 化学(96学时)、普通化学实验(80学时)、定量分析实验(64学时)、有机化学实验(112学时)、 无机化学实验(64学时)、仪器分析实验(64学时)、物理化学实验(112学时)、综合化学实验( 64 学时)。
示例二:普通化学原理(51学时)、无机化学(51学时)、分析化学(51学时)、有机化学(102 学时)、物理化学(85学时)、仪器分析(51学时)、结构化学(51学时)、化工基础(51学时)、化学 信息学(34学时)、生物化学(34学时)、高分子化学(51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Ⅲ、Ⅳ) (340学时)、生物化学实验(34学时)、化工基础实验(34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02学时)、研究 设计实验(34学时)。
示例三:无机化学(102学时)、分析化学(51学时)、有机化学(102学时)、物理化学(102学 时)、仪器分析(51学时)、材料化学(34学时)、化学工程基础(51学时)、结构化学(51学时)、生 物化学(34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Ⅲ、Ⅳ、V)(359学时)、基础化学工程实验(60学时)、 化学合成与表征实验(115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0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化学实验、物理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研究性化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 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 和教学工作,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 位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接受数学建模、计 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在数学理论和应用两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 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 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
2.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进行数学教学的能力;
3.了解数学科学发展的历史概况以及当代数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
4.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软件及数学软件),具有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
5.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 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6.师范类毕业生还应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了解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 心理学以及数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主干学科:数学。
核心知识领域:几何、分析、代数、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学建模、数值计算。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数学分析I-Ⅲ(288学时)、高等代数I-Ⅱ(192学时)、解析几何(80学时)、初等 数论(32学时)、近世代数基础(32学时)、常微分方程(64学时)、拓扑学(48学时)、理论力学 (48学时)、大学物理(64学时)、实变函数(64学时)、复变函数论(64学时)、数理统计(64学 时)、泛函分析(64学时)、偏微分方程(64学时)、科学计算(64学时)、随机过程(64学时)。
示例二:数学分析I-Ⅲ(378学时,含习题课)、高等代数I-Ⅱ(198学时)、解析几何(72学 时)、常微分方程(72学时)、复变函数I(72学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I-Ⅱ(144学时)、微分几 何(72学时)、抽象代数(72学时)、实变函数I(72学时)、泛函分析(双语)(72学时)、数学模型 与数学软件(72学时)、数值分析(72学时)、普通物理学I-Ⅱ(180学时,含实验)、计算机基础 (72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108学时,含实验)。
示例三:数学分析I-Ⅲ(324学时)、高等代数I-Ⅱ(198学时)解析几何(72学时)、C语 言(90学时)、普通物理(108学时)、概率与统计(90学时)、数学软件(54学时)、数学建模(72学 时)、近世代数(54学时)、常微分方程(54学时)点集拓扑(72学时)、实变函数(72学时)、中学 数学教材教法(54学时)、微分几何(54学时)、复变函数(54学时)、初等数论(36学时)、泛函分 析(5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术与科技活动、课程设计及实验、毕业实习及社会调查(实践)、毕 业论文(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2021年6月24日,学校专升本招生首轮录取,按原始计划(分专业、分计划性质)、按平行志愿原则安排专业录取,拟录取考生共计1850名,拟录取结果情况统计:专业代号专业名称计划性质计划总数控制线首轮录取(区分计划性质,按原始不变)公共课专业课录取数低排名低分高分01酒店管理普通1538542..00379.50退役军人126030..00281.50获奖学生126030.0000.000.00脱困人口
省份年份科类省份年份科类文史理工文史理工江西15469(旅游管理金牌班456)458(旅游管理金牌班452)福建(旅游管理金牌班457)455(旅游管理金牌班451)(旅游管理金牌班460)431(旅游管理金牌班427)17393(师范类411)359(师范类353)天津15376371湖北河北15460418河南广西15412343山西 江苏15288278云南浙江15521468甘肃 17395
省份年份科类省份年份科类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江西13455415河南(旅游管理金牌班456)458(旅游管理金牌班452)15414383天津13371312湖北河北13484383湖南广西13460400福建江苏13266288云南浙江13512481甘肃安徽13494415贵州广东13533500山西省份年份科类(艺术类、体育类均需取得本省专业联考合格证)体育文体育理美术文美术理音乐文音乐理江西13
点击进入:http://220.175.104.19:8680/interaction/scoreline.html

2021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学前教育(师范类)、人力资源管理、制药工程(含职教师范)、金属材料工程、人力资源管理等5个专业。2021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吉林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江西科技师范

2021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泰豪校区就读)、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药物制剂、机械电子工程(含职教师范)、金属材料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含职教师范)、历史学(师范)、药学、管理科学等12个专业。20

2021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日语(外语科目高考成绩须在按百分制折算80分(含)以上,同等条件下英语口语测试成绩良好以上者优先。)、小学教育(师范)、法学(企业法律实务)、小学教育(师范)、教育技术学(师范)、工程

2021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药物制剂、材料化学、法学、网络工程(含职教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制药工程(含职教师范)、酒店管理(国际酒店)、物流管理、小学教育(师范类)、小学教育(师范类)、机械电子工程(含职教师范)、食品科

2021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学前教育(师范)、思想政治教育(师范)、法学(企业法律实务)、会计学(国际会计)、汉语言文学(师范)、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英语(师范)(只招英语语种考生;外语科目高考成绩须在按百分制折算80分(含)以

2021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日语(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20分,同等条件下口试合格者优先)(红角洲校区)、金属材料工程(红角洲校区)、会计学(国际会计)(红角洲校区)、药学(枫林校区)、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红角洲校区)、旅

2021年江西科技学院黑龙江省招生专业:工程管理、商务英语、金融工程、护理学、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网络技术、土木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通信工程、会计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现代移动通信技术、软件工程、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金融

2021年江西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统计学、朝鲜语(朝英双语方向)(外语成绩不低于100分)、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健康、学前教育(师范类)、法学、新闻传播学类(广告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

2021年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黑龙江省招生专业:广告学、小学教育(师范类)、地理科学(师范类)、小学教育(师范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物理学(师范类)、广告学、地理科学(师范类)、英语(师范类)等9个专业。2021年江西师范大

2021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物理学(师范头)、化学(师范类)、英语(师范类)(招英语考生,英语成绩达到120分(含)以上)、虚拟现实技术(软件动漫学院所属专业,泰豪校区就读)、社会工作(含职教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