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主干课程有: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法制史、知识产权法学、国际法学、环境资源法学等。实践课程有:法律诊所、模拟法庭实战演习、法律事务技能、案例研讨、刑事侦查学等。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重庆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1 |
| 江西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9 |
| 浙江 | 法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41 |
| 江苏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2 |
| 辽宁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8 |
| 山西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7 |
| 河北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4 |
| 天津 | 法学(甘肃兰州)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46 |
上海财经大学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商科,著名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杨杏佛任商科主任。1921年,随着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建设国立东南大学计划的实施,商科扩充改组并迁址上海,成立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学,著名教育家郭秉文任校长,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任教务主任。
1932年独立建校,定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时为国内唯一的国立商科类本科高校。1950年,学校更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和姚耐先后任院长。1985年,学校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由财政部划归教育部领导。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上海市政府签署共建上海财经大学协议。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翻开了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目标奋进的新篇章。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和努力奋斗,上海财经大学已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学校占地812.9亩,共有三个校区,主校区位于国定路777号。现有各类在校生20470人,从学生分类看,全日制本科生8066人,硕士生6509人,博士生1335人,留学生501人。有专职教师1001人,正高级234人,副高级358人。
砥砺奋进,薪火相传,上财人铭记厚德博学、经济匡时之校训,坚持“扎根中国、放眼世界、立德树人、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励精图治,奋发进取,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了数以万计的财经管理和相关专业人才。学校正在为建设成为鲜明财经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
【校训】
厚德博学 经济匡时
【愿景】
基于卓越的研究和教学,努力建设成为财经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使命】
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民族精神,富有创造力、决断力及组织力的卓越财经人才。
探索真理,促进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
匡时济民,参与公共服务,引领社会发展。
传承文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理念】
面向社会、求真务实、立德树人、经世济国。
【战略】
坚持现代化战略。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核心,不断提升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和教育设施的现代化水平。
坚持国际化战略。以国际化建设为路径,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坚持信息化战略。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持续提升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水平,实现知识管理和知识共享。
本科招生咨询电话:021-65904372
传真电话:021-65903479
监督电话:021-65903870
本科招生网址:zs.shufe.edu.cn
e-mail:zb@mail.shufe.edu.cn.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现有城关、榆中2个校区,校园面积3544.32亩。
学校创建于1909年,始为甘肃法政学堂,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学校。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兰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确定为国家14所综合性大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2002年和2004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和回归兰州大学。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在11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守在西部、奋斗为国家,走出了在经济待发达地区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奋进之路,创造了化学“一门八院士”、地学“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中科院“兰大军团”、隆基兰大合伙人等享誉国内外的“兰大现象”。
学校按照“兴文、厚理、拓工、精农、强医”的学科发展思路,着力构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现有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是具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之一。有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和生态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物学、农业科学以及社会科学总论等1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学校坚持“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工作理念,构建引进、培养、稳定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现有专、兼职教学科研人员2904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17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799人。有研究生导师2105人;在站博士后245人;临床医学教授144人、副教授296人。有两院院士22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8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10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8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6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含跨世纪)入选者129人;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12人;甘肃省领军人才165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9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8人、优秀青年文化人才12人;甘肃省飞天学者34人。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勤奋、求实、进取”的优良学风,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不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首批设置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高校,是我国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19所高校之一。现有本科生20146人,硕士研究生13297人,博士研究生3808人。有103个本科专业,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有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3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42万余名校友以浓郁的家国情怀、独特的坚守奋斗,赢得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勤奋实干”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毕业生荣膺两院院士、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者数量均名列全国高校前茅。
学校秉持“顶天立地”的科研观,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将地域的比较劣势转化为基于自然禀赋的比较优势,推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甚至国际科学问题,在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一流建设学科以及磁学、核学、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青藏高原、冰川冻土、风沙治理、多肽药物、西部高发疾病、敦煌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亚问题、政府绩效治理、应急管理、区域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等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紧盯“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成立了一批创新研究机构,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1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 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世界44个国家和地区的258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牵头成立的“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成员总数达173个。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建有3所孔子学院。与美国德雷塞尔大学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合作办学项目。
学校第一医院、第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医疗机构,在区域医疗和医学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口腔医院是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
面向未来,兰州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发扬“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奋斗,致力于在中国西部大地奏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磅礴乐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兰州大学资助服务http://xgb.lzu.edu.cn/lzupage/B20190222042326.html
一般情况下:免费医学生、国家专项计划、艺术类招生计划安排在提前批,高校专项计划在提前批之后、一批之前,其它计划安排在重点第一批;最终以各省级招生部门计划公布的为准。
兰州大学本科招生网 http://zsb.lzu.edu.cn/,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http://zsb.lzu.edu.cn/yishulei/index.html。

兰州工商学院法学(经济法方向)和法学(法检业务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经济法方向)和法学(法检业务方向)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经济法方向)就业前景和法学(法检业务方向)就业前景,法学(经济法方向)专业介绍和法学(法检业务方向

兰州工商学院法学(经济法方向)和法学(行政法务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经济法方向)和法学(行政法务方向)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经济法方向)就业前景和法学(行政法务方向)就业前景,法学(经济法方向)专业介绍和法学(行政法务方向

兰州工商学院法学(经济法方向)和法学(律师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经济法方向)和法学(律师方向)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经济法方向)就业前景和法学(律师方向)就业前景,法学(经济法方向)专业介绍和法学(律师方向)专业介绍等数据

兰州工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方向)和法学(经济法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方向)和法学(经济法方向)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方向)就业前景和法学(经济法方

兰州工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法学(经济法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法学(经济法方向)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法学(经济法方向)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法学(经济法方向)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兰州工商学院金融科技和法学(经济法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科技和法学(经济法方向)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科技就业前景和法学(经济法方向)就业前景,金融科技专业介绍和法学(经济法方向)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科技和法学(经济

兰州工商学院保险学和法学(经济法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保险学和法学(经济法方向)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保险学就业前景和法学(经济法方向)就业前景,保险学专业介绍和法学(经济法方向)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保险学和法学(经济法方向)这

兰州工商学院金融学(投资方向)和法学(经济法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投资方向)和法学(经济法方向)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投资方向)就业前景和法学(经济法方向)就业前景,金融学(投资方向)专业介绍和法学(经济法方向)专业介

兰州工商学院财政学和法学(经济法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财政学和法学(经济法方向)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财政学就业前景和法学(经济法方向)就业前景,财政学专业介绍和法学(经济法方向)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财政学和法学(经济法方向)这

兰州工商学院经济统计学和法学(经济法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统计学和法学(经济法方向)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统计学就业前景和法学(经济法方向)就业前景,经济统计学专业介绍和法学(经济法方向)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统计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