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河北工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山东科技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交通工程 | 2021 | 综合 | -/622(本科批A段) | /() |
| 交通工程 | 2018 | 理科 | -/594(本科批) | /() |
| 交通工程 | 2017 | 理科 | -/571(本科一批) | /()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天津 | 交通工程(天津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22 |
| 四川 | 交通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2 |
| 广西 | 交通工程(53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0 |
| 河南 | 交通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1 |
| 福建 | 交通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5 |
| 安徽 | 交通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5 |
| 黑龙江 | 交通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3 |
| 内蒙古 | 交通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8 |
| 山西 | 交通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3 |
| 河北 | 交通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4 |
本专业以系统科学、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为基础,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重特色、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注重交通技术与科学基础、人文教育的融合,兼具交通运输、土木工程与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学科优势,设有交通安全工程方向博士点和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硕士点,培养具备道路、桥梁与场站等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及检测、管理与运营维护等方面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可以申请结构工程师、建造师、造价师、监理师、安全工程师等资格证书,学生的视野宽广,就业前景广阔,并有良好的发展预期。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交通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38 |
| 广西 | 交通工程(在青岛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4 |
| 河南 | 交通工程(青岛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8 |
| 山西 | 交通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29 |
| 河北 | 交通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1 |
河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03年的北洋工艺学堂,是我国最早的培养工业人才的高等学校之一,创办了全国最早的高校校办工厂。1929年改称河北省立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学校1996年跻身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4年由河北省、天津市和教育部共建;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118年来,学校始终秉承“兴工报国”办学传统和“勤慎公忠”校训精神,形成了“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30多万名优秀毕业生。近年来,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3个学科领域分别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并不断向前进位。2020年获评“全国文明校园”。
学校设有21个教学机构,现有62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3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涵盖工、理、经、管、文、法、艺七大学科门类。拥有1个国家“世界一流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河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4个河北省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项目,7个天津市重点学科。拥有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26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专业学位类别、28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领域。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3000余人、研究生7500余人。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坚持引育并举,大力实施“元光学者计划”,不断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人才队伍的年龄、学历、学缘结构进一步优化,汇聚了一批学科领军人才、青年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现有教职员工2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
近年来,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学校依托省市部共建平台,确立“落地冲高”科研工作思路,集聚区域办学资源,学校建有包括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54个。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成就奖、河北省科技突出贡献奖等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学校“十三五”期间,主持国家重大重点项目2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0余项,授权专利2700余项,获批国家首批知识产权试点高校,位列中国高校专利100强第70位。首颗“元光号”小卫星搭乘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成功飞天并在轨运行。高性能机器人触觉传感智能系统入选2020年“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学校年科技经费3亿元,百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是河北省内获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最多的高校,也是河北省十大优秀发明创造单位。
学校注重国际交流合作,现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合作办学新格局。目前,学校已与60余所国外高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合作培养覆盖本科到博士各层次。学校在芬兰拉彭兰塔市与拉彭兰塔理工大学合作共建“河北工业大学芬兰校区”,与世界知名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共建“河北工业大学亚利桑那工业学院”。学校现有在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近千人,留学生290余人。
当前,省市部共建为学校搭建了新的发展平台,国家“双一流”建设让学校的发展迈进了“新时代”、踏上了新征程,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今天的河北工业大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大力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贡献河北工业大学的智慧和力量。
学校建校于1951年,是一所工科优势突出,行业特色鲜明,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山东省重点建设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和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
在青岛、泰安、济南三地办学,总占地面积3500余亩,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1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亿元。学校设有教学单位33个,科研单位5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9个,本科专业97个。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山东省高水平学科4个,山东省一流学科5个,另有省市级重点学科19个,工程学、数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级及青岛市实验室(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2个。
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2300余人,研究生9000余人。有教职工33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360余人。有两院院士4人,聘任院士12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2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2人。有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领军人才2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特聘专家及青年专家3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8人。有全国模范教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7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7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有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山东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19个、人才引育计划创新团队11个。
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精品课程10门,教学成果奖5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品牌特色专业18个,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9个,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5个,一流本科课程75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1门,精品课程58门,教学成果奖118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新旧动能转换行业(专项)公共实训基地1个。
“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27项,省部级项目92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51项,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100余项。《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校科技园是科技部、教育部共同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和“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学校为教育部确定的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学校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每年在校外籍专家教师近百人。教育部批准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个,在校生规模1800余人。有来自60多个国家的国际学生600余人。
面向未来,学校全体师生秉承“惟真求新”的校训和“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发扬“坚韧不拔、发奋图强”的科大精神,弘扬“爱校奉献、敬业实干”的科大传统,奋进新时代,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工科主导、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
学校全面落实国家和山东省学生资助政策,充分发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作用的基础上,学校强化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功效,积极采取措施,争取社会资助,千方百计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构建了以社会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新生“绿色通道”、助航工程、爱心捐助、爱心银行和“手拉手”关爱等为主要内容的助学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使他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山东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和交通运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和交通运输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就业前景和交通运输就业前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介绍和交通运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建筑

山东科技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和交通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和交通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就业前景和交通工程就业前景,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介绍和交通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和交通工程这

山东科技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和交通运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和交通运输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就业前景和交通运输就业前景,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介绍和交通运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和交通运输这

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和交通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土木工程和交通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土木工程就业前景和交通工程就业前景,土木工程专业介绍和交通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土木工程和交通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土木工程

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和交通运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土木工程和交通运输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土木工程就业前景和交通运输就业前景,土木工程专业介绍和交通运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土木工程和交通运输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土木工程

山东科技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交通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交通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业前景和交通工程就业前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和交通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据科学与大

山东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和交通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科学与技术和交通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交通工程就业前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交通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智能科学与技术和交通工程这二个专业,

山东科技大学工业设计(中澳合作)和交通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业设计(中澳合作)和交通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业设计(中澳合作)就业前景和交通工程就业前景,工业设计(中澳合作)专业介绍和交通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业设计(中

山东科技大学交通工程和工业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交通工程和工业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交通工程就业前景和工业工程就业前景,交通工程专业介绍和工业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交通工程和工业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交通工程

山东科技大学交通运输和工业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交通运输和工业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交通运输就业前景和工业工程就业前景,交通运输专业介绍和工业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交通运输和工业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交通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