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滨州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泰山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旅游管理 | 2021 | 综合 | -/455(普通类二段) | /() |
| 旅游管理 | 2020 | 综合 | -/452(普通类二段) | /() |
| 旅游管理 | 2018 | 理科 | -/405(专科批) | /() |
| 旅游管理 | 2018 | 文科 | -/496(专科批) | /() |
| 旅游管理 | 2017 | 理科 | -/393(专科批) | /() |
| 旅游管理 | 2017 | 文科 | -/472(专科批) | /() |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旅游企业运 营管理基本知识,熟悉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政策方针,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具备旅游企业 运营与服务、旅行社产品策划和旅游产品销售、旅游信息收集、较强的沟通和组织计划协调 能力,从事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基层服务与管理、旅游企业运营管理、旅游产品策划与销售等 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各类旅游企业(旅行社、高星级酒店、旅游景区、旅 游电商)、会展企业(会议展览公司、展览中心、会展策划机构),在服务与管理、产品策划 与销售等岗位群,从事旅游企业运营与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旅游产品策划、旅游招徕咨 询、旅游产品销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旅游产品销售的技能;
3.具备运用经济学知识指导旅游企业适应产业发展的能力;
4.具备旅游企业科学运营能力;
5.具备旅游资源采购整合能力;
6.具备提供旅游产品咨询的能力;
7.具备旅行证件办理和合同签订能力;
8.掌握旅游企业中高端服务与管理能力;
9.掌握讲解、酒店服务、旅游产品(会展项目)策划、旅游资源开发等职业技能;
10.了解导游带团流程。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中国旅游地理、旅游法、旅游资 源规划与开发、旅游产品策划与开发、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 管理、旅游企业运营与管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旅行社经营管理、智慧旅游建设、导游服务、酒店服务技能、会展布置技能 等实训。
在旅游电商企业、传统旅行社、旅游景区以及高星级酒店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导游资格证旅游电子商务师计调证(中级) 营销师(五级)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旅游服务与管理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旅游管理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旅游管理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88 |
| 旅游管理(校企合作,与山东华仁教育发展公司合作办学) | 480 | ||||
|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类二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408 | ||
| 四川 | 旅游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2 |
| 海南 | 旅游管理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5 |
| 安徽 | 旅游管理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23 |
| 山西 | 旅游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B段 | 普通类 | 423 |
滨州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兵圣孙子故里、渤海革命老区、美丽富饶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滨州市。前身是始建于1954年的北镇师范学校,1983年更名为滨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滨州学院。2012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8年10月顺利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1月获批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高校,2021年10月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党委、行政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科建设为发展根基,主动对接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出了“顶天(对接航空业)立地(对接区域)”的发展思路,确立了建设航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定位,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31.3万㎡,校舍建筑面积72.2万㎡,其中实验室面积9.6万㎡。设有21个实验教学中心,其中2个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192.5万册,电子图书121.5万册。设有19个二级学院,61个本科专业、30个专科专业,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8841人。
围绕办好独具特色、差异化的地方本科教育,学校借助全国第一所培养飞行员的地方本科高校的先发优势,努力做大做强航空特色,航空学科专业规模日益扩大,开设飞行技术、民航机务工程、空管与签派、机场运行与管理、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适航技术、航空物流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空中乘务等面向航空领域培养人才的专业(方向),办学条件日趋完善,社会声誉持续提高。拥有波音737-300飞机科研教学实训平台、飞行模拟实验室、空中交通管理实验室、CCAR-147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中心等教学实验实训平台46个,建有民航飞行人员执照考试点和CCAR-66部民航维修人员执照考点;与中国国际航空、东方航空、山东航空等22家企业联合培养航空专门人才,已向民航业输送飞行员、机务维修、签派、管制员、空中乘务等专门人才5000余人,500余名毕业生成长为机长。飞行学院教师团队获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校航空特色受到了国家民航局的充分肯定和行业企业的一致认可,国家民航局原局长李家祥、杨元元,航天英雄杨利伟等领导多次到校检查指导工作。学校航空特色已经成为全省高等教育的一张靓丽名片。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主动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理、工、文、教、经、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支撑的学科专业结构布局,着力打造与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的航空、生态环境、化工、机电、信息、土建、教师教育7大应用型专业群,飞行、化工、计算机、生物技术4个专业群获批立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9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项课题立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在山东省率先实施二级学院理事会建设工程,先后成立学校理事会和14个二级学院理事会,校企合作单位达到300余家,合作专业达到18个,6个专业(方向)实现“订单式”培养;获批1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二级学院被评为“山东省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实施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学生报考率、录取线、报到率持续提高,非英语专业毕业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分别高达90%、40%。连续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单位,获得立项487项,立项数量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近三年,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3130项。本科生考研升学率最高达43.6%,平均保持在30%以上,软科中国2019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列全国第150位、省属高校第7位。近五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6%以上,连续被评为“山东最具就业竞争力本科院校”。武书连2021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上名列全国第161位,省属高校第7位。
学校坚持引育并举,实施“三百工程”“1121人才工程”“黄河英才工程”“聚英计划”,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1119人,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泰山学者、省突贡专家、省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黄河英才”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21人,省级教学、科研团队12个,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3人。聘请7名院士担任学校名誉院长、顾问或客座教授。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实施“一流学科建设计划”“1355科技创新工程”,不断强化优势特色,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有生态学、应用数学等省级重点学科7个,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通用航空运行与制造工程实验室、山东省通用航空运行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海洋经济数据处理与应用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工业污水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创新平台13个,省高校创新平台5个,其他市厅级创新平台36个。近五年,承担国家级课题49项、省部级课题236项、横向课题678项,发表高质量论文542篇、出版著作314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9项;2020年到帐科研经费近1亿元。《滨州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地方高校名刊”,“孙子研究”栏目入选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学校是山东省教育厅批准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等32家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培养研究生138名。
学校积极服务社会和行业,主动对接“一带一路”“交通强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民航强省战略”以及滨州市“富强滨州”建设等重大部署,建有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制定实施《服务黄河三角洲行动计划》《服务航空业行动计划》,编制《服务“富强滨州”十项重大行动计划》,与山东社会科学院、滨州市政府、山东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国际机场、济南机场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博士企业行”活动,开展合作项目400余项,“通用航空发展对策”“盐碱地改良技术”等100余项成果实现转移转化,荣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2012年被批准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教师教育基地,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累计培养各类人才4万余人。
学校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芬兰等国家的54所大学、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1个、专科项目3个,不断强化师生国际化培养,国际办学水平大幅提升。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持续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致力于绿色、文明、平安、和谐、美丽校园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获得“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平安校园”等40多项省级及以上荣誉称号;《中国教育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民航报》《中国航空报》《大众日报》《高教领导参考》、光明网、大众网等媒体多次对学校改革发展情况进行报道,学校影响力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党委、行政正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交通强国”国家战略以及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推进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弘扬“自强不息、守正出奇”的学校精神,秉承“明德、砺学、日新、致远”的校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改革创新、攻坚克难,走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卓越发展之路,为加快建成航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泰山学院于1958年9月开始举办高等教育,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5年创办的泰安府官立师范学堂。2002年3月教育部批复举办本科教育,2012年9月转变为“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是山东省19所省级教师教育基地之一,也是山东省首批具有公费师范生招生资格的9所高校之一。2012年11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7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确立建设以教师教育为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2019年圆满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进校考察各项工作,2021年成功入选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2个专业通过师范类本科专业二级认证。
学校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378亩,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建有原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设在高校的第一座图书馆——万里图书馆。现有15个二级学院,66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等9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8万人。现有教职工1456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余人,高级职称450余人。拥有国家级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泰山学者、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33人,省青年创新团队7个,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
学校始终致力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先后建成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创平台10个,建成院士工作站1个,校级重点学科12个,校级优势学科22个。2002年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级项目6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项、省部级项目369项。“十三五”以来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32项,师生先后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等赛事中获国家级奖励344项、省级奖励1300余项。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合作专业(方向)17个。围绕区域产业需求,坚持“T”型产业学院建设理念,建设与龙头企业紧密融合,政府、行业和其他企业参与的产业学院6个,人工智能产业学院获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积极参与省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现有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1个,山东省人才培养模拟创新试验区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4个。现有省级精品课程39门,省级一流课程13门,省思政“金课”2门,62门课程获批全省联盟线上课程。制定实施服务泰安行动计划,大力开展应用型研究和产学研合作,在区域旅游规划、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中小学实习支教、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环境监测及分析等形成明显优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学校始终注重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先后和英国、加拿大、西班牙、美国等国家2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或合作意向。1995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1999年被国务院侨办命名为全国首批华文教育基地,2014年开始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3+1”项目为代表的校际合作为学生继续深造打开了国外通道,学生赴国外长短期学习交流项目取得良好效果。
学校名称:泰山学院(10453)
学校地址:山东省泰安市东岳大街525号
邮政编码:271000
咨询电话:(0538)6715631
传 真:(0538)6715123
E_mail: tsu_zsb@163.com


学文的,还是报政法吧~~不知你喜欢不?冲冲吧~~祝你好运

我在滨州学院,自我感觉在这就是混毕业证,想学到东西是不可能的。所以好不要报这。

我是临沂师范计算机系的,客观点说临沂师范算好的,明年改名为临沂大学硬件设施的确非常好但是,考研这件事重要靠你自己努力的,临沂师范的考研率也是高的48%左右,可能计算机系低一些但相对其他学校还是很高的

枣庄学院

枣园计科系的人们真高调,咱也是。上了好几年也不知道多少分,哎,3+2吧,好好学一定能升上,这是肯定的,大部分人都不学的。3+2浪费生命。

我是滨州学院的,不过还是挺支持你去临沂师范,那边正在建新校,筹划着要改临沂大学(虽然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没成功),但至少硬件条件是没的说。我们这边的老师还常说临沂师范来着,评价挺高的。我哥在那上过,已经毕业了,不像六楼说的那么差劲。大家只是给点意见,客观的评价一下,后还是要你自己拿主意。希望对你有帮助。

这几个学校的排名是泰山学院,滨州学院,菏泽学院,枣庄学院,济宁学院

泰山学院和菏泽学院和临沂学院好点,但从录取率来说,菏泽学院几率高,而且报的也不多,收的多,祝你成功哦!

滨州学院就不要来了,没学到东西,学校鼓励你自己掏钱上社会上的培训机构,比如北大青鸟,青软培训等(去了就和一些没上过高中的一样,一起从头学),我们学校上个月计算机系还有一批上烟台的富士康,去了就是流水线上的工人,每天三班倒一天基本10多个小时(因为每天都加班),不过工资不错20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