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上海 | 公共管理类(含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1 |
| 贵州 | 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9 |
| 海南 | 公共管理类(包含专业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739 |
| 广东 | 公共管理类(非定向)(120402.行政管理+120403.劳动与社会保障)(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51 |
| 历史类 | 624 | ||||
| 安徽 | 公共管理类(5000元/年;含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3 |
| 山西 | 公共管理类(包含专业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11 |
本专业主要学习行政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探索与行政组织体制改革和发展相关的现实问题。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管理、经营、策划、调研、交际等能力,能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的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行政管理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财政学、行政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验、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政治学原理、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模拟实验、秘书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毕业去向:
主要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涉外经济管理部门、经济监督检查等管理部门从事政策和法规研究及实际工作,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教学研究部门的教学科研工作等。毕业生可报考经管类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优秀毕业生可推荐免试攻读本校或外校硕士研究生。
学制:四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化、智能商务与卓越领导力融合培养)包含专业:金融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工业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南校区就读)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3 |
| 山西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化、智能商务与卓越领导力融合培养)(包含专业金融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工业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6 |
上海财经大学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商科,著名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杨杏佛任商科主任。1921年,随着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建设国立东南大学计划的实施,商科扩充改组并迁址上海,成立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学,著名教育家郭秉文任校长,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任教务主任。
1932年独立建校,定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时为国内唯一的国立商科类本科高校。1950年,学校更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和姚耐先后任院长。1985年,学校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由财政部划归教育部领导。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上海市政府签署共建上海财经大学协议。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翻开了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目标奋进的新篇章。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和努力奋斗,上海财经大学已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学校占地812.9亩,共有三个校区,主校区位于国定路777号。现有各类在校生20470人,从学生分类看,全日制本科生8066人,硕士生6509人,博士生1335人,留学生501人。有专职教师1001人,正高级234人,副高级358人。
砥砺奋进,薪火相传,上财人铭记厚德博学、经济匡时之校训,坚持“扎根中国、放眼世界、立德树人、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励精图治,奋发进取,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了数以万计的财经管理和相关专业人才。学校正在为建设成为鲜明财经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
【校训】
厚德博学 经济匡时
【愿景】
基于卓越的研究和教学,努力建设成为财经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使命】
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民族精神,富有创造力、决断力及组织力的卓越财经人才。
探索真理,促进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
匡时济民,参与公共服务,引领社会发展。
传承文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理念】
面向社会、求真务实、立德树人、经世济国。
【战略】
坚持现代化战略。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核心,不断提升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和教育设施的现代化水平。
坚持国际化战略。以国际化建设为路径,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坚持信息化战略。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持续提升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水平,实现知识管理和知识共享。
上海财经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在90年的办学历程中,逐步形成了鲜明特色,在社会各界,尤其是经济领域内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和知名度。鉴于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及良好的声誉,每年都有国内外的知名大公司慕名于我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纷纷来校设摊招聘。同样为财经类院系,我校的优势尤为凸现。为使学生们有更多机会接触经济管理类方面的知识,学校开设了第二学位,这无疑使同学们的基础知识更加扎实,专业领域更广泛,各方面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被社会广泛认可。学校每年就业率都保持97%以上,毕业生大都在上海及沿海发达地区的各大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高校和科研单位、政府机关、外资企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等就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是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211工程”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首批9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首批9所获批设立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和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的高校之一。2017年学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1958年学校迁址西安,1966年转为地方建制,1988年定为现名。
建校90年来,学校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是我国“一五”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也是1959年中央批准的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20世纪60年代,学校就以“西军电”之称蜚声海内外。毛泽东同志曾先后两次为学校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
学校现建设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270公顷,校舍建筑面积13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约1817万册,其中纸质文献约304万册,电子文献约1513万册,内容覆盖了学校各个学科或专业。
截至2020年11月底,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36543人,其中本科生22439人,硕士生11448人,博士生2407人;有在籍网络和函授教育本科生43207人,网络和函授教育专科生53959人。设有研究生院。设有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微电子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等17个学院。
学校是国内最早建立信息论、信息系统工程、雷达、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专业的高校之一,开辟了我国IT学科的先河,形成了鲜明的电子与信息学科特色与优势。“十三五”期间,学校获批8个国防特色学科。学校现有2个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群(包含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控制科学与工程5个一级学科),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覆盖6个二级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5个本科专业。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3个学科获评A类: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为A+档,并列全国第1;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位于A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为A-档,学校电子信息类学科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根据ESI公布数据,学校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均位列全球排名前1‰。
学校树立了以人为本、教师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理念,锻造了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300余名,其中,博士生导师700余人,硕士生导师1500余人。学校有院士3人,“万人计划”入选者28人,长江学者3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科技部重点创新团队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1人,“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获得者4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65人。
学校不断地创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果。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建设有3个国家人才培养及教学基地、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以及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人才培养素以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突出、创新意识强等特色在全国高校中形成了“品牌”。学校坚持“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钱学森空间科学实验班”和“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近五年来,学校本科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普及率高,获得各类省级、国家级学科和科技竞赛奖3600余项。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06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2020年,学校获中国高校“就业最佳典范奖”。
多年来,学校致力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系统研制、科技攻关、工程研发等,创造了我国电子与信息技术领域等多项第一,包括第一台气象雷达、第一套流星余迹通讯系统、第一台可编程雷达信号处理机、第一台毫米波通讯机,以及我军通信装备史上第一部“塞绳电报互换机”、第一台“塔型管空腔振荡器”、第一套“三坐标相控阵雷达”等,为我国信息化、国防现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学校现有9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1个科工局科技创新基地,10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基地、29个陕西省科技创新基地,2013年入选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先后牵头承担了“973”、“863”、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大项目、国家重大项目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重大、重点项目,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研究成果。2013年以来,学校科研指标稳步提升,在认知雷达、移动通讯、网络信息安全、高功率微波集成器件、智能计算、大型天线机电耦合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2012年以来学校获国家科技奖励21项。2014年,学校牵头的“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国家“2011计划”认定,位列行业产业类第一,进一步奠定了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突出的国防科研特色优势地位。
学校大力加强产学研相结合,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有中国西部军民融合创新谷暨西安电子谷、陕西工业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同时与国内大型知名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股份制公司,成立战略联盟、设立企业基金、建立联合实验室及研究生实习基地,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国内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外部发展空间。学校先后与35个国家和地区的155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友好关系,与10余个研究所、研究中心、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西安、广州、青岛、重庆等地方政府开展深入合作,共建研究院所、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与跨国公司建立66个联合实验室,基本形成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合作创新发展格局。
建校90年来,学校先后为国家输送了31万余名电子信息领域的高级人才,产生了120多位解放军将领,成长起了24位院士(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院士校友20位,位列全国前茅),10余位国家副部级以上领导,培养了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国际GSM奖获得者李默芳,欧洲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纳米技术专家王中林,“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总设计师杨宏等一大批IT行业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科研院所所长和大学校长等,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将继续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立足西部、育人育才、强军拓民、服务引领、团结实干”的发展思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
我校已建立了“奖、贷、助、补、勤、减、偿”等多渠道、多形式的学生奖助体系,主要包括:
绿色通道: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开设绿色通道。
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
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
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
助学贷款:包括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学校无息贷款。
学校奖学金:设特等、一等、二等和三等奖学金,此外还设立单项奖学金,包括:基础道德文明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学习进步奖学金、科技创新奖学金、文体活动奖学金、献身国防奖学金;
社会捐赠奖学金:达50余项,主要包括CASC公益奖学金、中国电科十四所国睿奖学金、工信部五所奖学金、苏州高新区成才奖学金、华为奖学金、中兴奖学金、宇龙酷派精英学子奖学金、泰达奖学金和浪潮奖学金等;
困难补助: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发放春冬两季困难补助;
勤工助学:学校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学费补偿与贷款代偿:为参军入伍服义务兵役、直招士官以及毕业后到国家规定的中西部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学生补偿学费、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限额为每年8000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工程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网络工程和行政管理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网络工程就业前景和行政管理就业前景,网络工程专业介绍和行政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网络工程和行政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网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和行政管理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和行政管理就业前景,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和行政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工程和行政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软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安全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安全和行政管理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安全就业前景和行政管理就业前景,信息安全专业介绍和行政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息安全和行政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信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工程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器人工程和行政管理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器人工程就业前景和行政管理就业前景,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和行政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机器人工程和行政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自动化和行政管理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自动化就业前景和行政管理就业前景,自动化专业介绍和行政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自动化和行政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自动化和行政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行政管理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行政管理就业前景,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行政管理专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行政管理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行政管理就业前景,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行政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人工智能和行政管理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人工智能就业前景和行政管理就业前景,人工智能专业介绍和行政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人工智能和行政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人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波传播与天线和行政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波传播与天线和行政管理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波传播与天线就业前景和行政管理就业前景,电波传播与天线专业介绍和行政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波传播与天线和行政管理这二个专

西安财经大学行政管理和电子商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行政管理和电子商务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行政管理就业前景和电子商务就业前景,行政管理专业介绍和电子商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行政管理和电子商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