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非定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63 | 55950 |
| 2021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非定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63 | 55950 |
| 2021 | 工程管理(中外合作办学)(非定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64 | 54887 |
| 2021 | 金属材料工程(非定向)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7 | 51723 |
| 2021 | 材料类(非定向)(材料科学与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2 | 46809 |
| 2021 | 土木工程(非定向)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4 | 44843 |
| 2021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非定向)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6 | 42895 |
| 2021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卓越班)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8 | 41082 |
| 202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0 | 39346 |
| 2021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非定向)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0 | 39346 |
| 2021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非定向)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0 | 39346 |
| 2021 | 机械类(非定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0 | 39346 |
| 2021 | 工程管理(非定向)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0 | 39346 |
| 2021 | 自动化(非定向)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1 | 38462 |
| 2021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非定向)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2 | 37606 |
| 2021 | 人工智能(非定向)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6 | 34285 |
| 2021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非定向)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6 | 34285 |
| 2021 | 城乡规划(非定向)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4 | 21270 |
| 2021 | 建筑学(非定向)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8 | 18762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信息系统集成、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管理和维护、信息资源服务等方面知识,能够在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机构从事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维护和管理工作,具有“厚基础、重技术、强实践、会管理、能创业”等特色的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学科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二、专业内容
本专业毕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的基本理论,具有分析和解决信息系统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应系统地掌握管理科学、信息技术、信息管理和数据分析的基本理论,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能够熟练运用管理科学、信息技术、系统优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进行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管理,能承担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和政府、企业信息化管理实施、咨询和监理工作;
3)具有较强的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企业、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的数据需求和应用提供解决方案,并能够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维护;
4)了解本专业和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备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
三、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
信息咨询服务企业、金融机构、IT软件开发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工商企业、政府部门等。
专业代码:080414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概论、近代物理概论(量子物理、统计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应用电化学、薄膜物理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研究方法与现代测试技术、新能源材料设计与制备、新能源转换与控制技术、储能材料与技术、半导体硅材料基础、硅材料检测技术、化学电源设计、化学电源工艺学、半导体照明原理与技术、薄膜技术与材料、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工艺、太阳能发电技术与系统设计等。
相近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冶金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复合材料与工程 焊接技术与工程 生物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学科基础,系统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测试技术与质量评价、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电子等学科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2.较系统地握新能源材料、器件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具有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初步能力;3.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备、加工与改性、性能检测和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选择和设计新能源材料与新能源器件加工工艺、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的初步能力;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调研、文献查阅、实验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5.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达到国家、学校规定的英语水平考试;6.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和技能;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勇于进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探索、开发和应用;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一、专业培养目标
城乡规划专业确立以人为本、尊重自然、注重人文、承启历史、回应时代、面向未来、回归本原的理念,为国家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技能,熟悉城乡规划学科相关知识,熟悉国家有关城市发展和城乡规划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城市及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历史、前沿及动态,具有从事城乡规划、设计、管理、研究工作,参与政府决策咨询、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公共政策研究、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和市政工程规划等相关专业规划工作,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城市规划高级人才。
二、专业内容
城乡规划专业在校期间系统学习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发展与规划历史、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城市经济、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等专业知识,并学习人文科学基础、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结构与构造、城市社会学、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市政工程、遗产保护、区域规划、旅游规划、景观规划设计、建设场地设计、村镇规划、工程地质等相关知识。参加社会及工程实践,培养实际工程意识及工作能力。
三、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及业务范围为:城市规划、设计与研究机构的规划设计及研究工作;政府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的规划管理工作;政府有关部门、城市开发及市场服务机构以及大型企业的决策研究、项目策划、工程咨询等工作;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的城市规划教学与研究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土木 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各类土木工程的技术与管 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国 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力学、结构、施工、工程项目管理与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接受力学分析、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文字图纸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 握在土木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 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掌握一门外语;
2.了解物理、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 势和应用前景,掌握数学和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3.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选用原则,掌握工程测绘和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掌握工程结构选型、构造、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工程结构CAD和其他软件应用技 术,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一般技术、过程、组织和管理以及工程检测和试验基本方法;
5.了解本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了解给水与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等相 关知识,了解土木工程机械、交通、环境的一般知识以及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相近学科的一般 知识。
6.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应用语言、图表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
8.掌握至少一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并能解决一般工程问题,具有计算机、常规工程测试 仪器的运用能力;
9.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
10.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力学原理和方法、专业技术相关基础、工程项目经济与管理、结构基本原理、 施工原理和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力学(1 19学时)、结构力学(102学时)、流体力学(34学时)、土力学(34学 时)、弹性力学(34学时)、土木工程材料(34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7学时)、工程地质(34学 时)、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68学时)、测量学(51学时)、土木工程法规(17学时)、工程概预算与 招投标(34学时)、荷载与结构设计原则(17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8学时)、钢结构基本 原理(43学时)、基础工程设计原理(51学时)、土木施工工程学(43学时)、结构全寿命维护(34 学时)。
示例二: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结构力学(80学时)、流体力学(24学 时)、土力学(40学时)、土木工程材料(32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6学时)、工程地质(24学时)、 工程制图(40学时)、测量学(32学时)、土木工程试验(36学时)、工程经济与管理(24学时)、工 程监理概论(24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4学时)。钢结构基本原理(32学时)、基础工程 (32学时)、土木工程施工(32学时)、施工组织设计(32学时)。
示例三:理论力学(80学时)、材料力学(80学时)、结构力学(96学时)、水力学(32学时)、 土力学(40学时)、土木工程材料(64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6学时)、工程地质(24学时)、画法 几何及土建制图(80学时)、土木工程测量(48学时)、结构实验与检测(48学时)、工程项目管理 (24学时)、建设工程法规(24学时)、建设工程经济(24学时)、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24学时)、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72学时)、钢结构基本原理(48学时)、基础工程(40学时)、土木工程施工 技术(56学时)、土木工程施工组织(2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实验包括基础实 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及研究性实验3个环节;实习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 实习4个环节;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2个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结构基本构件实验、土力 学实验、土木工程测试技术、土木工程专业实验(结合专业课程)。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类)科类2020年录取情况2021年计划数分数线:理工410录取低位次:理工55286高分低分平均分录取人数总计理工:49人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工工程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理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理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卓越班)理工建筑学理工城乡规划理工土木工程理工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理工工程管理理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工人工智能理工自动化理工金属材料工程理
广东录取情况统计专业(类)科类2019年录取情况2020年计划数分数线:理工495高分平均分低分录取人数总计理工:19人45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卓越班)理工建筑学理工城乡规划理工土木工程理工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理工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理工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工金属材料工程理工机械类理工////3自动化理工////3计算机类理工////3材料类理工////3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工////3人工智能理工////
2018年度广东的信息如下!专业高分低分平均分录取人数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工程管理(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环境工程(卓越计划)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卓越计划)建筑学城乡规划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专业高分低分平均分录取人数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52工程管理(中外合作办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土木工程建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卓越计划)环境工程(卓越计划).52城乡规划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55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
2016年各专业分数情况统计表(广东)分数线:理工508专业高分低分平均分录取人数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卓越计划)冶金工程环境工程(卓越计划)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车辆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2019年广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0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0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0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2019年广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2020年广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8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9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0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1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年广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冶金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0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5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6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5分,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广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程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8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1分,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4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年广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建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0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0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0分,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0分,城乡规划理科录取分数线为0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理科录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年广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1分,工程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7分,材料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0分,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0分,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2021年广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非定向)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69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非定向)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70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非定向)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72分,土木工程(非定向

2021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广东省招生专业:土木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4个专业。2021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广东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西安建筑科技

2021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广东省招生专业:城乡规划、工程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机械类(08020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1.机械工程+080204.机械电子工程+080207.车辆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年广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非定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63分,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非定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