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最高/最低分) | 长江师范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物联网工程 | 2021 | 综合 | -/464(本科批) | /() |
| 物联网工程 | 2020 | 综合 | -/490(本科批) | /() |
| 物联网工程 | 2019 | 理科 | -/488(本科批) | /()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北京 | 物联网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64 |
| 山东 | 物联网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43 |
| 辽宁 | 物联网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6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6 |
| 江西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1 |
| 福建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与山东科技大学合作专业(类),采用1+2+1培养模式,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山东科技大学学习两年)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2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创建于1978年,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多学科相互渗透,具有鲜明工程实践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由北京化工学院二分院、北京石油化工专科学校发展而来,1992年更为现名,2000年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划转北京市管理,先后与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全过程联合培养研究生,2011年依托“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成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18年获批北京市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秉承“崇尚实践、知行并重”的办学理念,坚守“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传承实践育人的办学特色,全力打造新时代首善之区工程师摇篮,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学校下设11个教学院(部),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工商管理、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材料与化工、审计、电子信息、机械、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生物与制药等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8个本科专业和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780人。现有教职工822名,其中专任教师549名,博士教师占63%,“双师型”教师占32%;此外,聘请企业和科研院所工程技术人员72名。有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2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名,入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名,北京市海外青年高层次人才3名,北京市长城学者8名,北京市教学名师、思政课特级教师16名,入选“北京市人才引进支持计划”1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和中青年骨干教师91名,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5个,北京市科技创新团队14个。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学校是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并于2012年加入CDIO国际合作组织;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资格高校。已有7个本科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本科专业、5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近年来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21项;拥有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以及4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北京市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创业中心。
学校将实践育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面向企业、服务一线,始终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先后与燕山石化、中关村软件园等181家企事业单位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构建起“协同共赢、长效稳定”的政产学研用合作育人机制。学校是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实验基地、北京市级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单位。近年来,学生参加国家和北京市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的积极性高、参与面广,并在“互联网+”“挑战杯”“节能减排”、电子设计、化工设计、智能机器人等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
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能源科技创新和城市安全运行为主线,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现有北京市高精尖建设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校级重点科研机构10个,建有首都清洁能源(油气)供应和使用安全保障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中关村能源工程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市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院。“十三五”期间,新增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75项,新增承担北京市科技计划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88项,新增承担企业横向课题795项,新增省部级、行业协会科研成果奖励26项,新增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63项。
学校全方位推进开放办学。围绕北京高精尖产业和行业建设发展,务实推进和大兴区、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生物医药基地以及各类园区、产业、企业的合作。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30多所国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每年组织本科“十佳学生”和“十佳提名学生”赴国外交流;获批“北京市高等学校菁英奖学金”项目,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本科生到欧美高校访学研修。开设“中法工程师班”,实施“3+1+2”培养模式。学校是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获得多个北京市留学生奖学金项目资助。
学校基础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优越。清源、康庄、燕山三个校区总面积466亩,校舍建筑面积26.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6亿元,纸质图书98万册、电子藏书124万册。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首都发展为统领,坚持首善标准,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全力打造新时代首善之区工程师摇篮,为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新疆高中班民考汉考生按录取专业入校学习。
学校在提档和确定专业时,均承认教育部及招生省份对于考生的政策性加分。所有高考政策性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适用于学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
办学历史悠久。长江师范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始建于1931年,1958年开始高等教育,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1年,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涪陵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涪陵师范学院,2006年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
基础条件优越。学校地处重庆市涪陵高新区,交通十分便利;校园占地1700余亩,系重庆市绿色学校建设示范学校、重庆市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校舍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馆藏载体文献1132万册(种),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2亿元;现有21个二级教学院(部)、54个全日制本科招生专业,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重庆市特色专业10个、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重庆市一流课程47门。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万余人,学历留学生200余人;已与11个国家和地区、32个国外大学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187人、副高职称376人、博士学位教师479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英才计划、重庆市巴渝学者等省部级人才80余人。有双聘院士2名、“巴渝海外引智计划”高级专家9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115人。现有“十四五”重庆市重点学科7个、重庆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8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18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5个。
科研实力强劲。学校现有省部级以上创新团队19个,“十三五”期间获批国家自科基金43项、国家社科基金53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进入全国150强,连续5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位居重庆前六名,2019年实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突破。科研经费连续4年突破1亿元,近4年年师均科研经费15万元以上。先后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级以上政府成果奖20余项。
社会声誉良好。学校师德纯正、学风浓厚,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由2017年全国445名跃升至2022年的306名,全国师范院校排名由全国82名跃升至45名,在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本科)中名列第226位。常年新生报到率超过96%,平均年终就业率超过97%;学生考研录取人数每年在600人以上,占毕业生人数的12%。按照“举师范旗、走应用路、创特色牌”的发展思路,学校正向建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水平师范大学迈进!
按相关规定执行
咨询电话:(023)72791999,72792000
学校网址:www.yznu.edu.cn
招生网址:zsb.yznu.edu.cn
电子邮箱:cjsyzsb@163.com
地址:重庆市涪陵区聚贤大道16号 邮编:408100

长江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和物联网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和物联网工程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就业前景和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介绍和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

长江师范学院体育教育(师范类)和物联网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师范类)和物联网工程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师范类)就业前景和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体育教育(师范类)专业介绍和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师

长江师范学院运动训练和物联网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运动训练和物联网工程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运动训练就业前景和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运动训练专业介绍和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运动训练和物联网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长江师范学院小学教育和物联网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小学教育和物联网工程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小学教育就业前景和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小学教育专业介绍和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小学教育和物联网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长江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和物联网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和物联网工程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就业前景和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专业介绍和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长江师范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和物联网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政治学与行政学和物联网工程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政治学与行政学就业前景和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介绍和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政治学与行政学和物联网工程这

长江师范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联网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联网工程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物联网工程这

长江师范学院金融工程和物联网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物联网工程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物联网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长江师范学院经济统计学和物联网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统计学和物联网工程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统计学就业前景和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经济统计学专业介绍和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统计学和物联网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长江师范学院物联网工程和化学工程与工艺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联网工程和化学工程与工艺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和化学工程与工艺就业前景,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物联网工程和化学工程与工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