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代码 | 003 |
|---|---|
| 专业名称 | 工程管理 |
| 学校代码 | 0030 |
| 学校名称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 学制 | 二年 |
| 类型 | 理工类 |
| 学费 | 4800 |
| 人数 | 55 |
| 免试 | 15 |
| 备注 | 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工程测量技术、工程安全评价与监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古建筑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建筑经济管理、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工程监理、市政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房地产检测与估价、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考生可报考。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国际 视野,具有由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及与国内、国际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和 专业知识组成的系统的、开放性的知识结构,接受工程师基本训练,同时具备较强的专业综合素 质与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备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土木 工程及其他工程领域进行工程决策和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与相关专业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木工程及其他必要的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基 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全面而系统地接受科学思维、系统思维、管理思维、人文思维和工程师的基本 训练,具备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分析与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土木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熟悉必要的其他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2.掌握与国内、国际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相关的经济理论和方法与相关的法 律、法规;
3.掌握国内、国际工程管理专业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方法;
4.具备综合运用上述几个方面的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从事国内、国际工程的技术管理、 专业管理、综合管理和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进行一般土木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
5.具备对工程管理专业外语文献进行读、写、译的基本能力;
6.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专业及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
7.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具备健康的个 性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8.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动态与趋势;
9.具备相关行业与领域工程管理类(建设类)专业人员国家执业资格要求的理论知识。
主干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核心课程:工程图学、工程材料、工程力学、工程结构、运筹学、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建 设法规、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工程合同管理、工程估价、工程财务管理、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组织 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工程信息管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经济学课程实验、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验、工程估价课程实验、工程信息 管理课程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工科类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名,其前身可追溯到1953年的杭州水力发电学校、1956年的杭州水利学校和1958年的浙江电力专科学校,历经浙江水利电力学校、浙江水利水电学校、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等发展阶段。建校68年来,学校几易其名、数易其址,代代浙水人始终不忘水利报国的初心,勇担培育大禹传人的使命,走过了不凡历程。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贺信中对我校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水利水电学校”的批示和期望,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2013年学校更名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2014年实现浙江省人民政府与水利部共建,2017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9年列入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院校,2020年列为水利部强监管人才培养基地组成单位(全国高校仅3家),喜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成为全省唯一一所既是全国文明单位又是全国文明校园的高校。学校各项事业步入蓬勃发展期。
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风景游览胜地杭州,占地面积82.06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28.83万平方米。校园环境清新优雅,是求知问学的理想园地。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288人,其中本科生10775人(含双高联合培养生597人)、专科生1489人、预科生24人;现有教职工750余人,专任教师49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43%,硕士以上教师占88%,拥有共享院士、国家杰青、外国专家、省一流学科带头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省“151人才”、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对象等高层次人才和浙江高水平创新团队,并有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浙江省劳模、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等20余人。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秉持“理实结合、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主推SWH-CDIO-E工程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水利精神、实践能力的行业骨干和领军人才,初步形成了以工学门类为主体,以水利水电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设11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和2个研究机构,开设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文学等5大学科门类的本专科专业35个,其中本科专业29个。拥有浙江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6个,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9个、省优势专业建设项目1个、省特色专业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
学校注重科技创新与服务,以水利水电特色学科群建设为主线,对接水利和环境生态等领域的重大需求,积极建设高端学术平台和高水平研究团队。升本以来,获批国家级项目25项,省部级项目100余项;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奖16项、浙江省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公开发表四大检索期刊论文及一级期刊论文400余篇;获知识产权授权1500余项;承担横向服务项目900余项,合同到款额1.7余亿元。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是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建有全国首家河(湖)长学院,是服务全国治水工作的重要基地;2019年以来新增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新型高校智库、省软科学研究基地等6个省级科研平台,省级平台实现从0到6的突破。
学校致力水文化传承与创新,以挖掘、研究和传承水文化为己任,致力打造新时代水利精神和浙江水文化的教育传播高地。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拥有国家水情教育基地、水利科学家学风传承示范基地、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水文化)、浙江省水文化研究教育中心、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等重要平台,深入开展水文化教育、水文化传播和水文化研究三大工程,构建了以水育人、以文化人的特色育人体系,是全国较早系统开展水文化教育的高校之一。近年来,共承担各类课题40余项,出版水文化书籍十余部,获得各类奖项10余项,为浙江水利事业发展和文化大省建设做出了贡献。
学校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联合国国际小水电中心等机构开展合作,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贡献中国治水智慧、治水方案;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西班牙、白俄罗斯、马来西亚、乌克兰等10多个国家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探索教师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中外合作办学,努力拓宽师生的国际化视野。积极引进国外优质资源,与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合作举办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教育部批准。与国外名校共建联合实验室和研发中心,浙江-白俄罗斯水利水电安全监测智能化装备与系统联合实验室获批浙江省重点实验室。与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合作共建“浙水院-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表面工程研发中心”,助力企业攻克技术难题。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建立本硕联合培养项目。积极推动境外办学,筹建马来西亚“大禹丝路学院”。
学校始终把教育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应用型人才培养喜结硕果。学生在各类学科和体育竞赛中获得了大量国家和省级奖励,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长期稳定在95%以上,以“上手快、后劲足”受到社会普遍认可和广泛赞誉。历届校友中涌现出了大批行业翘楚,不少已成为水利系统管理部门或企业的领导、骨干。水利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分别授予我校“全国水利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等称号,学校被誉为浙江水利水电人才培养的摇篮。
不忘初心谋发展,勇立潮头谱新篇。立足新时代,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学校的重要批示精神,抢抓高等教育强省的发展机遇,全力推进学校转型升级,正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百年蓝图不懈奋进。
学校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和关心每一位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1)国家助学金;(2)向银行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贴息贷款;(3)学校设立多种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努力安排困难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4)圆梦爱心基金;(5)困难补助。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2015年全日制招生专业学费标准
根据浙江省物价局、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和调整公办普通高校学费的通知》(浙价费﹝2015﹞240号)的有关规定,2015年各招生专业学费标准如下:
序号 |
专业代码及名称 |
层次(本科/高职/专科) |
修业年限 |
学位授予门类 |
专业所属学院 |
收费所属专业类别 |
学校执行学费标准(元/学年) |
1 |
(081101)水利水电工程 |
本科 |
4 |
工学 |
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
工科 |
6325 |
2 |
(082305)农业水利工程 |
本科 |
4 |
工学 |
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3 |
(081102)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本科 |
4 |
工学 |
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4 |
(081001)土木工程 |
本科 |
4 |
工学 |
建筑工程学院 |
工科 |
6325 |
5 |
(081201)测绘工程 |
本科 |
4 |
工学 |
测绘与市政工程学院 |
工科 |
6325 |
6 |
(08020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本科 |
4 |
工学 |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工科 |
6325 |
7 |
(08060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 |
4 |
工学 |
电气工程学院 |
工科 |
6325 |
8 |
(080503)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4 |
工学 |
电气工程学院 |
工科 |
6325 |
9 |
(120206)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4 |
管理学 |
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 |
其他专业 |
4800 |
10 |
(081003)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4 |
工学 |
测绘与市政工程学院 |
工科 |
6325 |
11 |
(120105)工程造价 |
本科 |
4 |
管理学 |
建筑工程学院 |
其他专业 |
4800 |
12 |
(080902)软件工程 |
本科 |
4 |
工学 |
信息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 |
工科 |
6325 |
13 |
(050262)商务英语 |
本科 |
4 |
文学 |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
其他专业 |
4800 |
14 |
(520108)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专科 |
3 |
测绘与市政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15 |
(560603)给排水工程技术 |
专科 |
3 |
测绘与市政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16 |
(560601)市政工程技术 |
专科 |
3 |
测绘与市政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17 |
(550301)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
专科 |
3 |
电气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18 |
(580202)电气自动化技术 |
专科 |
3 |
电气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19 |
(590201)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专科 |
3 |
电气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20 |
(560401)建筑设备工程技术 |
专科 |
3 |
建筑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21 |
(560501)建筑工程管理 |
专科 |
3 |
建筑工程学院 |
其他专业 |
4800 |
|
22 |
(560502)工程造价 |
专科 |
3 |
建筑工程学院 |
其他专业 |
4800 |
|
23 |
(570201)水利工程 |
专科 |
3 |
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24 |
(570203)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
专科 |
3 |
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25 |
(520604)港口工程技术 |
专科 |
3 |
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26 |
(580103)数控技术 |
专科 |
3 |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27 |
(580106)模具设计与制造 |
专科 |
3 |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28 |
(580201)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 |
3 |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29 |
(580403)汽车电子技术 |
专科 |
3 |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30 |
(580405)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
专科 |
3 |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31 |
(590101)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开源网站运行与维护) |
专科 |
3 |
信息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 |
工科 |
5500 |
|
32 |
(590108)软件技术 |
专科 |
3 |
信息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 |
工科 |
5500 |
|
33 |
(590102)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 |
专科 |
3 |
信息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 |
工科 |
5500 |
|
34 |
(590222)数字媒体技术 |
专科 |
3 |
信息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 |
工科 |
5500 |
|
35 |
(560102)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技术) |
专科 |
3 |
信息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 |
工科 |
5500 |
|
36 |
(620405)电子商务 |
专科 |
3 |
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 |
其他专业 |
4800 |
|
37 |
(620501)工商企业管理 |
专科 |
3 |
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 |
其他专业 |
4800 |
|
38 |
(620505)物流管理 |
专科 |
3 |
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 |
其他专业 |
4800 |
|
39 |
(520605)报关与国际货运 |
专科 |
3 |
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40 |
(590106)计算机信息管理(中新合作) |
专科 |
3 |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
中外合作办学 |
15000 |
|
41 |
(620401)市场营销(中新合作) |
专科 |
3 |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
中外合作办学 |
15000 |
附件2: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非全日制成人高等教育学费标准
序号 |
类别 |
层次(本科/ 高职/专科) |
修业 年限 |
学位授予门类 |
专业所属 学院 |
收费所属专业类别 |
省定基准 学费标准 (元/学年) |
学校执行学费标准(按学年) |
备注 |
1 |
工科类 |
本科(专科) |
2.5 |
继续教育学院 |
工科 |
3000 |
3300 |
上浮 |
|
2 |
其他专业 |
本科(专科) |
2.5 |
继续教育学院 |
其他专业 |
2700 |
2970 |
上浮 |
备注:
1.我校总共2个招生类别,按规定学费标准可上浮10%:3000元/生.年上浮至3300元/生.年,2700元/生.年上浮至2970元/生.年。
2.以上标准从2015年秋季招收的新生开始执行。
饮食服务中心下设两个食堂:
东泽苑食堂位于学校生活区东侧(一号公寓旁),西润楼食堂位于生活区西侧。
东泽苑食堂一楼为大众餐厅,二楼设有美食广场、清真餐厅,三楼为教工餐厅和接待餐厅。其中教工餐厅中餐只对教师供应,双休日及晚餐对学生开放。一楼餐厅还设有西式面包房,为同学们提供各类西式点心、面包、蛋糕等,同时还承接蛋糕定做服务。西润楼食堂现开放一楼大众餐厅。

本文介绍了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专升本物联网工程专业:物联网工程专升本专业代码、物联网工程专升本备注、物联网工程专升本免试、物联网工程专升本专业名称、物联网工程专升本学制、物联网工程专升本学费、物联网工程专升本学校代码、物联网工程专升本人数、物

本文介绍了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专升本软件工程专业:软件工程专升本免试、软件工程专升本专业代码、软件工程专升本学校名称、软件工程专升本备注、软件工程专升本类型、软件工程专升本学校代码、软件工程专升本学费、软件工程专升本人数、软件工程专升本专业名

本文介绍了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专升本车辆工程专业:车辆工程专升本专业名称、车辆工程专升本学费、车辆工程专升本免试、车辆工程专升本专业代码、车辆工程专升本学校代码、车辆工程专升本学制、车辆工程专升本备注、车辆工程专升本人数、车辆工程专升本学校名

本文介绍了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专升本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升本免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升本学校名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升本专业名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升本备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升本类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升本

本文介绍了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专升本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升本类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升本学校代码、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升本专业代码、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升本备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升本人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升本免试、新能源科

本文介绍了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专升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类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免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人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专业代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学

本文介绍了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专升本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升本学校名称、土木工程专升本学制、土木工程专升本学费、土木工程专升本人数、土木工程专升本专业名称、土木工程专升本专业代码、土木工程专升本免试、土木工程专升本类型、土木工程专升本备注、

本文介绍了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专升本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专升本备注、水利水电工程专升本学费、水利水电工程专升本免试、水利水电工程专升本专业代码、水利水电工程专升本人数、水利水电工程专升本专业名称、水利水电工程专升本学制、水利水电工程

本文介绍了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专升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学制、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专业代码、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学费、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人数、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类型、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免试、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备注、人力资源管理专升

本文介绍了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专升本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管理专升本类型、工程管理专升本专业名称、工程管理专升本人数、工程管理专升本学校代码、工程管理专升本学校名称、工程管理专升本学制、工程管理专升本专业代码、工程管理专升本备注、工程管理专升本学